明代 :刘麟
清时两文伯,表里吴门居。三生契晤后,八帙衰颓初。
挥毫引星汉,飞佩入云墟。佳境本已寂,芳尘未全疏。
衮褒信未度,鼎勒良有馀。酒醒对蕉绿,叶尽还一书。
天寿山公干二首 其一
风雨驱车出禁城,侍臣辞印暂经营。壮游兄弟今谁健,老去君臣自有情。
千古威灵如日近,九霄香火与云平。椒房七载恩多少,漫别君王向此行。
登观海楼
乘桴老去笑无功,莫以周流叹道穷。六街车马浮烟外,千里鸢鱼一镜中。
揽胜欲呼今夜月,凭虚时溯古人风。报君此去蓬莱路,况复朝宗尽向东。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其二
投閒身转贵,养拙道弥尊。百战开文圃,玄窥向法门。
取适人难老,相观道自存。双凫随燕至,同醉众春园。
闻京师建社二首 其一
京国谁开社约新,乾坤一脉系情亲。尽登耆旧归仁里,莫遣风流落后尘。
草草盘餐从古俗,班班图史总天真。春筵朗月通南极,常照江城鹤发人。
凝香寝成二首 其一
天上元无寝,书边旧有台。爽气朝朝入,翔云面面开。
一叟披裘坐,群公驾鹤来。异香乘紫气,浮动碧云隈。
与闻一山惜别二咏 其二
君如阳鸟随阳至,兴薄云天亦苦寒。极目字行中断处,月明芦荻又江南。
述怀五咏 其一
今我乐矣,叙旧以贤。瞻彼明德,以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
暮色惟瞑,返照复鲜。君子保终,夕厉愓然。载我玄酒,践彼初筵。
悠悠我心,无怀葛天。
与吴甘泉三首 其一
抱病多沉思,开怀喜奉君。黄花雨外夕,白发社中人。
酒泛诸峰绿,诗传五字新。鸺鹠忽不语,幽赏向谁论。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 其一
幽谈不尽坐寒宵,懒性真能远宵朝。卧向好山犹是梦,饮从邻叟不须招。
灯前白发人俱健,身外浮名念已销。他日里中还结社,一溪风月醉兰苕。
咏年
花甲从头数,逢人却问年。爱身轻世味,得道重林泉。
减禄真成福,聊生况有田。同年谁独健,长忆看云眠。
赠耿郡伯
晚岁河梁别,惊尘失雁行。宦游多慨感,君至有辉光。
物润班班雨,天晴夜夜霜。汉廷还汲黯,犹自重淮阳。
颁朔待漏
一统车书又纪年,爉灯烧夜对风烟。番番月令迎新候,剪剪春风向晓天。
玉律总颁皇帝朔,金莲尝赐近臣筵。共期膏泽为民下,莫漫心煎感岁迁。
寄庾梅山
读书胡不仕,取乐在郊坰。茶烹玉川屋,酒熟司空亭。
逾七头初白,加旬眼倍青。寻真寒不废,骋望醉还醒。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 其三
隔帘风絮正漫漫,点壑穿岩好漫看。冷色映貂秦岭上,冻云浮槛越溪寒。
低回玉女凝妆素,偃蹇山翁得句难。笑索梅花转墟曲,杳然清梦落江干。
撷蔬和甘泉韵
我家旨蓄须遇霜,连根拾取无青黄。黄者初熟本时食,青入海沙成宿藏。
道人齿决事可做,大官手拔不逾香。肥甘与此同一饱,底用形役令心忙。
怜我初年负鼎俎,每持此味升岩廊。美芹自知堪献主,盐梅已见能兴商。
一从弃置等葑菲,虾莱满船成独狂。百年饘粥无多瓮,顿消心火生清凉。
寄文衡山
戏马非芳春,征鸿逆新暑。去住本无心,隐显不成侣。
令德自有邻,予美胡独处。东野昔为阴,渭城今欲雨。
假寐始难任,沉忧终不去。夜发吴门书,晨集清溪路。
中多鹤发人,待子联膝语。一诵虎林偈,何人不延伫。
寄李古冲太宰
冂寺论文气独雄,真才端拟亮天工。金渊刻烛春翻蝶,苕水传觞秋转蓬。
展氏道昭三黜后,刘桢今在九人中。武夷高并神仙宅,谢屐张槎好过从。
顾华玉谪官全州二首 其二
远道新恩意若何,到州惟有桂婆娑。气还光岳完名少,天晚才贤谪宦多。
心逐雁书回岭路,香分兰佩隔湘波。千年屈贾真知己,尚想摛词独酹过。
与文衡山三首 其三
水长平芜两岸齐,千峰回合树高低。正怜虚寂存吾道,莫遣时人识此溪。
上兴别墅答李空同学宪四首 其四
玉露光风有至和,道人何物竟蹉跎。如颜尚恨违三月,似孟还须集义多。
刘麟
(1474—1561)明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正德间为绍兴知府,以不谒谢刘瑾,罢官为民。瑾诛,再起。累官工部尚书。以力求节用,忤中官,勒令致仕。家居三十余年,赋诗自娱。晚年欲造楼,财力不足,乃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卒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114篇诗文
恒阳饯乔白岩二首 其二
龙津门径二首 其二
与李半溪二首 其一
顾华玉谪官全州二首 其一
寄甘泉
赠沈竹里
题明妃图
东闻一山二首 其一
道养
东闻一山二首 其二
哭施邦直二首 其一
飞霞阁二首 其二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 其二
霁宇
寄白岩太宰
与文衡山三首 其一
与吴甘泉三首 其三
答李半溪
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
寓上兴庄
僧慧过访
同白岩游苍岩二首 其一
筑坦上
分献北海
夜月爇香
留别孙太初二首 其一
咏乔桂
野蔬亭
赠顾华玉
七帙咏
蚓蟠
岘山社燕
鸡鸣寺习静二首 其一
李民育别号有竹
新筑台登玩
南野堂用韵似陆柱史
樵话轩
题许柳溪太守卷
春日偶成三首 其二
飞玉台成
种花二首 其一
神楼
与文衡山三首 其二
天寿山公干二首 其二
神楼漫咏二首 其一
次陈鲁南韵
山灵一首
过王履吉墓二首 其二
喜闻通冲赴召兼订殊胜寺之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