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施邦直二首 其一

哭施邦直二首 其一

明代 刘麟

未阁太初泪,再哭菁阳君。甲科遭泰运,旅衬逐归云。

诗律晚逾细,道情常出群。不堪同眺处,相望起高坟。

诗人刘麟的古诗

动静语

明代 刘麟

客言动静机,相禅苦不了。无私动亦得,无欲静逾妙。

动静能几时,去去勿复道。

与蒋石庵

明代 刘麟

病入新年较转多,光回腐草竟多何。尊踰九老终当避,义重三生强一过。

露浥金茎人尽醉,春融玉烛鸟齐歌。雍容宫保天垂眷,八帙挥毫鬓未皤。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刘麟

驰光迎素节,过雨眺苍凉。眷德群贤集,扬休百代芳。

簪组味何薄,湖山气正昌。飞尘能变海,不到聚星堂。

送周司寇

明代 刘麟

野寺淹流雪满枝,锦帆何意厌春迟。千年神剑知离恨,一夕寒灯长鬓丝。

卿月乍临南极上,法星常照楚江湄。更携经笥翩翩去,碧草溪连处处随。

飞霞阁二首 其二

明代 刘麟

晓日舒情春可怜,轻风吹送艳阳天。泗洲堂下深杯后,又醉桃花细雨前。

三月十日饮半溪家

明代 刘麟

长幼鱼鱼鼓枻来,正愁春尽拟登台。尧夫玩易图南睡,说梦逢痴亦怪哉。

筑坦上

明代 刘麟

秋风诛茅结草庐,庭容旋马地无馀。面山临水足真意,与儿对窗俱读书。

柬贞庵

明代 刘麟

郊坛转墟曲,翻爱客藏深。傍水怜春候,归城怯晚阴。

短发年年别,清斋夜夜心。曹园花发后,谁此共幽寻。

与闻一山惜别二咏 其一

明代 刘麟

培塿槁壤藏蚯蚓,寂寞寒江走蠹鱼。公论百年求断案,送穷文字绝交书。

寿文衡山

明代 刘麟

人日冲泥献寿卮,追惟旧学老吾师。际天丘壑聊挥翰,满目风云尽入诗。

淇澳青青歌竹后,渭川瀰瀰得鱼时。仁明见说东朝出,何事商山久茹芝。

神楼

明代 刘麟

天生楼上翁,百年浑是病。遭时年振步,颠沛干吾正。

中岁幸投簪,有物如造命。择栖苦不早,乞湖何必镜。

吴兴逸老成,春秋迭觞咏。从此作行窝,东南称独盛。

契哉文内史,绘楼孤且夐。谓我居其中,怀葛失其静。

从此不复下,得酒歌明圣。问余何所得,楼中有真性。

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

明代 刘麟

山当天半气全清,影入湖波觉世轻。足下过云应缥缈,此中看月更分明。

狂来欲赋倾才思,醉后重登是性情。却向归樵时讯问,转疑深麓可逃名。

赠沈竹里

明代 刘麟

我爱竹里子,身世一秋蝉。吟风兴自足,吸露心充然。

下有谷食者,生荷主人怜。亦有草食者,依依恋平阡。

岂不竞肥腯,何由更高骞。嗟余感君谊,抚己思齐贤。

平生志寡欲,老为众物牵。卓哉无欲地,咫尺不可攀。

闻君重文会,切磋如有传。为余辨斯惑,拜领春风前。

桂竹歌

明代 刘麟

桂香何冉冉,不以春吹嘘。竹枝何青青,不以寒卷舒。

所以学道者,爱惜如璠玙。轩窗当其下,琴书与之俱。

感彼赋命偏,忘此生计疏。修途既坎壈,短景又玄虚。

老色朝无赖,秋声夜有馀。荆南王子灿,于世竟何如。

寄甘泉

明代 刘麟

为圃何汲汲,所乐在烟霞。露下剪青紫,或取黄金芽。

朝朝厌芳脆,时时易鱼虾。举觞清涧曲,一醉当山花。

今晨共谁酌,明夕去君家。及尔各强健,言笑欢无涯。

幽求苟如此,曰以忘纷华。

喜闻通冲赴召兼订殊胜寺之约

明代 刘麟

明王玄揽与天通,论相超然迈通风。望惬群心临翥凤,情深共语属冥鸿。

最亲东出新迎日,不改商岩旧梦中。官府神仙恒断绝,言诗何地可追从。

闻征都匀讽曹中丞

明代 刘麟

都匀虽固且休征,国有吁谟不在兵。入井祗须怜赤子,开疆何以及苍生。

古称干羽还能格,近用羁縻亦暂宁。我忆麟台赵充国,屯田千载有馀名。

己丑科殿试阅卷

明代 刘麟

宫阙东偏紫阁西,九官分局主恩齐。明明抚运收才俊,穆穆临文自品题。

手诏日中垂藻鉴,御书时暝散云霓。安车打伴南宫宿,中使宵传有御批。

新筑台登玩

明代 刘麟

永日登台当一年,不风不雨更忻然。门无俗辙身无病,何必飞升始是仙。

寄文衡山

明代 刘麟

戏马非芳春,征鸿逆新暑。去住本无心,隐显不成侣。

令德自有邻,予美胡独处。东野昔为阴,渭城今欲雨。

假寐始难任,沉忧终不去。夜发吴门书,晨集清溪路。

中多鹤发人,待子联膝语。一诵虎林偈,何人不延伫。

刘麟

刘麟

(1474—1561)明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正德间为绍兴知府,以不谒谢刘瑾,罢官为民。瑾诛,再起。累官工部尚书。以力求节用,忤中官,勒令致仕。家居三十余年,赋诗自娱。晚年欲造楼,财力不足,乃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卒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11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