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弼公院问病

弼公院问病

唐代 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诗人刘言史的古诗

闻崔倚旅葬

唐代 刘言史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
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唐代 刘言史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

唐代 刘言史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
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
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临汝袁郎得相见,
闲云引到东阳县。鲁性将他类此身,还拈野物赠傍人。
空留棁仗犊鼻裈,濛濛烟雨归山村。

泊花石浦

唐代 刘言史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恸柳论

唐代 刘言史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唐代 刘言史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
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弼公院问病

唐代 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苦妇词

唐代 刘言史

地远易骄崇,用刑匪精研。哀哉苦妇身,夫死百殃缠。
草草催出门,衣堕发披肩。独随军吏行,当夕余欲迁。
来时已厌生,到此自不全。临江卧黄砂,二子死在边。
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有时强为言,只是尤青天。
稿蓐无一枝,冷气两悬悬。穷荒夷教卑,骨肉病弃捐。
况非本族音,肌露谁为怜。事痛感行宾,住得贪程船。
必当负严法,岂有胎孕篇。游畋复释麛,羔兔尚免鹯.
何处摈逐深,一罪三见颠。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
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但勿轻所暗,莫虑无人焉。

看山木瓜花二首

唐代 刘言史

裛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婉娜不胜春。
年年此树花开日,出尽丹阳郭里人。
柔枝湿艳亚朱栏,暂作庭芳便欲残。
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

读故友于君集

唐代 刘言史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登甘露台

唐代 刘言史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王中丞武俊也)

唐代 刘言史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
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
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病僧二首

唐代 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乐府杂词三首

唐代 刘言史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伤清江上人

唐代 刘言史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著尘心起外愁。

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唐代 刘言史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广场寒食风日好,
百夫伐鼓锦臂新。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两边丸剑渐相迎,
侧身交步何轻盈。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下来一一芙蓉姿,
粉薄钿稀态转奇。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病中客散复言怀

唐代 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席上赠李尹

唐代 刘言史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
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题源分竹亭

唐代 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题十三弟竹园

唐代 刘言史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刘言史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6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