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家侄季高作酒止酒戏赋二首 其二

家侄季高作酒止酒戏赋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渊明赋止酒,止酒未尝止。今朝酒固云,从此真止矣。

我观他日酒,说酒特未已。必饮诚有累,必止亦非理。

无如作病何,聊用忘忧耳。得失定相半,随遇无彼此。

胡为我阿咸,深拒坚壁垒。子言故多师,乌有与亡是。

独此止酒酒,字字如信史。恐子昧圆通,未究真正义。

当观诸世间,一一等幻戏。死生尚云尔,何乃较醒醉。

操瓢起相从,无为乏我事。

诗人刘一止的古诗

蓦山溪(叶左丞生日)

宋代 刘一止

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移下小天壶,照初日、嘉林濯秀。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

次韵朱宾老删定月夜相访一首

宋代 刘一止

一水相望十里馀,扁舟夜载月馀俱。君今身为故人出,我亦年来此客无。

夜久灯孤疑是梦,樽空仆卧不成呼。残年会见干戈息,共买嵌岩著老躯。

鲁居士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臧否何曾挂,心真语自真。风波谙末俗,金玉见斯人。

大厦方巢燕,新冈已卧麟。死生知是梦,洒落更谁伦。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 ...

宋代 刘一止

祖宗先德后刑诛,八叶升平振古无。驯致小羌如许黠,五兵虽惨亦时须。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 其八

宋代 刘一止

翰林久袖经纶手,笔力游戏吞山川。要试皋夔致君术,不应牢落著幽禅。

太守生辰四首以受天百禄为韵 其四

宋代 刘一止

龙门映当代,开阖踵前躅。自笑牛马走,老矣恋寸禄。

染指睨列鼎,炙手借馀燠。但恐飞诏来,沙头理行轴。

鲁居士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自忝知心旧,常如识面初。情亲终近古,识远胜知书。

水宿同烟艇,山行傍笋舆。眼中无此老,洒涕独沾裾。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十

宋代 刘一止

且尽离筵酒一杯,贵臣宁许我重陪。他时翊赞升平事,赋与林下歌康哉。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同舍西雍四十春,乱离君我两春存。宁惟交道全金石,罕见人间此弟昆。

雅志泽民终莫遂,微言忧国岂堪论。鸬鹚渡口千峰合,悽断西风泪睫昏。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六

宋代 刘一止

元丰应制规模在,奕奕风流自一家。词剧清新过小庾,情多儿女笑张华。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 其三

宋代 刘一止

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

踏莎行·两水中分

宋代 刘一止

两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廖廓。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次韵牧庵禅师持公见贻一首

宋代 刘一止

衲底摩尼直万金,半生空探九金寻。波离忏罪何名罪,老可安心不见心。

碧涧寒泉流自古,斋厨煮菜味常今。牧庵已断人牛迹,纯白何妨黑半侵。

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驿骑奁封入禁门,六宫匀面失妆痕。应嗤万里通西域,只得连山苜蓿根。

道中杂兴五首 其五

宋代 刘一止

长亭连短亭,只堠复双堠。居然送行客,历历记奔走。

十里同五里,先后无好丑。

郑维心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我忆谷口孙,气貌清而腴。山潜三十年,吐此百卷书。

次韵寄怀王元渤舍人一首

宋代 刘一止

倦飞鸾省戢脩翎,乞与云山作卧屏。醉里书床堆束笋,梦馀楸局见稀星。

君心傥似当时赤,吾发应无耐久青。老手尚堪驱使在,会持归楫到溪亭。

水车一首

宋代 刘一止

村田高仰对低窊,咫尺溪流有等差。我欲浸灌均田涯,天公不遣雷鞭车。

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绿芒刺水秧初芽,雪浪翻垄何时花。

农家作劳无别想,两耳未厌长呕哑。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海内文章说大门,故宜生长此儿孙。玉昆金友总秀出,历块过都不足论。

方欲相约为孔侯溪上之游忽辱佳篇复次元韵

宋代 刘一止

山色溪烟淡墨成,隔溪幽鸟自成名。未妨浊酒陪心赏,更借清诗作眼明。

桃叶不关今夕恨,松枝犹是古时声。扁舟醉后从漂兀,个处应无宠辱惊。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