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赵端直贻何子楚卜居山间二绝句 其二

次韵赵端直贻何子楚卜居山间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后堂弹丝娇不止,知有性灵双婢子。歌词自制清如水,却怪惊尘暗中起。

诗人刘一止的古诗

拱州道中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城楼百尺兀相望,帝作东辅拱神州。当日隋家漕渠柳,至今春在末梢头。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一 风月堂

宋代 刘一止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梦横塘

宋代 刘一止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念谁伴、涂妆绾结。嚼蕊吹花弄秋色。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

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

宋代 刘一止

溪上青云覆短墙,杖藜谁共掇幽芳。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

倦客鬓丝今点染,使君心事独韬藏。何当归赴春盘约,苦苣嘉蔬未足伤。

贾居仁侍郎挽诗一首

宋代 刘一止

礼乐三千字,论思二十年。声名江夏愧,志节祖生先。

阅世初何有,安心晚更贤。对棋无复德,悲泪渺林泉。

次韵方允迪袐监九日登高一首

宋代 刘一止

九日意萧条,病卧如漳滨。红萸起自插,黄菊兹及辰。

身落芹藻间,心与鸿雁亲。想见龙山游,嘲谑落帽人。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邻。白发俱许长,清愁浩无垠。

四年京华别,前事宁忍询。国耻久未雪,愤切此逐臣。

革路何时还,今谁叫穹旻。驾言写心忧,一涴衣上尘。

扁舟羡鸱夷,举酒忆季真。目极樵径风,便拟从采薪。

但恐嵌岩中,不著功名身。报国君尚强,我拙甘长贫。

次韵徐立之朝议除夜无酒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功名本是误成蝇,伎俩何劳更镂冰。竹屋纸窗风撼幕,可怜挑尽读书灯。

道中杂兴五首 其五

宋代 刘一止

长亭连短亭,只堠复双堠。居然送行客,历历记奔走。

十里同五里,先后无好丑。

题毗山吴约仲旷远亭一首

宋代 刘一止

追思五十年前梦,山压平湖水梦门。白鹭未惭公子贵,青松不屈大夫尊。

文辞朴凸推鼻祖,标置孤高到耳孙。更喜新亭名意好,吴郎清峻芮郎温。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 其三

宋代 刘一止

谢家溪亭花锁碎,尚忆故岁春未阑。觅得小航冲雨去,湿红飞处忍朝寒。

拱州道中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柳条明媚欲变色,便想春思浩无涯。行人手挽不忍断,云此生意方萌芽。

方时敏寄和诗复用韵报之并简季高理前止酒之语季高尝梦萧相国戒勿 ...

宋代 刘一止

畴昔城南隅,莲叶秋田田。从公觞玉醪,醉墨看云烟。

我乃世背驰,公独肯顾怜。追思十年梦,仅熟一觉眠。

念当老扁舟,生理师计然。不意菰芦中,复见琼瑶篇。

笔力如置阵,弥缝认先偏。从容步武间,左右方若圆。

又如清庙音,三叹闻疏弦。安得化为云,追逐飞上天。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 其四 竹亭

宋代 刘一止

公家爱竹传闻旧,要看凌冬色不浮。日报平安何用许,至今好事想风猷。

过梅溪省妻父臧翊善坟感叹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寂寞松冈锁暮烟,平生忠信事茫然。臧孙有后真虚语,伯道无儿可问天。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八

宋代 刘一止

垂老何堪此别离,感公情义独心知。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

喜迁莺·晓行

宋代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 ...

宋代 刘一止

胡儿岂敢易江沱,前日谋臣谬讲和。为问奸谀羞死未,较量今者孰为多。

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驿骑奁封入禁门,六宫匀面失妆痕。应嗤万里通西域,只得连山苜蓿根。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九

宋代 刘一止

鸡皮鹤发病龙钟,误入林宗裁鉴中。平生气概今如此,自对青铜惜此侬。

禹庙一首

宋代 刘一止

苗山风驭日翩翩,人道桐棺葬此巅。今事独闻鸦种麦,故村不见鸟耘田。

远忧边塞清无日,更望仓箱屡有年。收揽封疆归禹贡,忍看兵气污山川。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