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赠东岳张炼师
和乐天洛下雪岁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咏古二首有所寄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
与歌者何戡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
晚泊牛渚
秋夕不寐寄乐天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其二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诗示之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
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历阳书事七十韵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咏史二首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初夏曲三首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竹枝词九首·其九
泽宫诗
伤我马词
南中书来
海阳十咏。切云亭
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十二韵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哭王仆射相公(名播,时兼盐铁,暴薨)
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
寻汪道士不遇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兼命同作
伤愚溪三首
送鸿举游江西
庙庭偃松诗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
乌衣巷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平齐行二首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小巧以取大咍
台城怀古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伤秦姝行
潇湘神·斑竹枝
秋词二首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二
和乐天以镜换酒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来什辄成和章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依本韵次用)
伤桃源薛道士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兄弟四人遍历诸科二人同省)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赠眼医婆罗门僧
酬乐天咏老见示
故洛城古墙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
答乐天见忆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张即燕公之孙,顷坐事除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