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海阳十咏。蒙池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武陵书怀五十韵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伤秦姝行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洞庭秋月行
堤上行二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送元上人归稽亭
酬令狐相公见寄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
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兼遣报君知之句
萋兮吟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贺乐天谈氏外孙女初生
从此引鸳雏。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哭庞京兆(少年有俊气,常擢制科之首)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三阁辞四首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寄荆南严司空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
淮阴行五首
与歌童田顺郎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杂歌谣辞 步虚词二首 其一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经伏波神祠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一作宝韵上人)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
翠微寺有感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读张曲江集作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相和歌辞。采菱行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和乐天洛下雪岁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秋风引
寄杨八寿州
曹刚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杨柳枝词九首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送春词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
养鸷词
鶗鴂吟
柳花词三首
浪淘沙·其二
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
酬乐天见寄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
监祠夕月坛书事(其礼用昼)
城东闲游
咏庭梅寄人(一作庭梅咏寄人)
插田楼
思黯南墅赏牡丹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春日退朝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谒柱山会禅师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时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金陵五题·石头城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兼见寄之什
苦雨行
再伤庞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