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裴侍郎大尹雪中遗酒一壶兼示喜眼疾平…斐然仰酬
葡萄歌(一作蒲桃)
春日退朝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柳花词三首
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望洞庭
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作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其一
两度竿头立定誇,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
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杂曲歌辞 其二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酬令狐相公赠别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早秋雨后寄乐天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洛中早春赠乐天
相和歌辞。阿娇怨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送鸿举游江西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
百花行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
送张盥赴举诗
插田楼
华山歌
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
杂歌谣辞 步虚词二首 其一
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
华清词
秋词二首
谪居悼往二首
伤秦姝行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韦有…迁贬而归
酬杨侍郎凭见寄
贞元中侍郎舅氏牧华州时余再忝科第前后…因成篇题旧寺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海阳十咏。云英潭
伤丘中丞
白鹭儿
浪淘沙·其七
岁夜咏怀
忆江南·春去也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
浑侍中宅牡丹
酬令狐相公见寄
海阳十咏。双溪
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松滋渡望峡中
梦扬州乐妓和诗
答表臣赠别二首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秋扇词
和乐天柘枝
思黯南墅赏牡丹
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元日感怀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