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陈内机

赠陈内机

宋代 刘宰

学诗常拟邵尧夫,问道曾谒杨慈湖。
尧夫之诗呈天朴,慈湖之学澄太虚。
羡君优游两者间,傲视轩冕如蘧庐。
何时从我山中居,绝胜泛绿依红蕖。

诗人刘宰的古诗

赠陈内机

宋代 刘宰

学诗常拟邵尧夫,问道曾谒杨慈湖。
尧夫之诗呈天朴,慈湖之学澄太虚。
羡君优游两者间,傲视轩冕如蘧庐。
何时从我山中居,绝胜泛绿依红蕖。

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

宋代 刘宰

夫人天赋与神灵,初度祥光烛户庭。
归去足知躔次在,九霄还要老人星。

送李果州

宋代 刘宰

昔吾有先正,走卒称司马。
尤国等尤家,人物吾其亚。

挽杨真州母夫人二首

宋代 刘宰

祥烟霁日丽重闱,尚记升堂拜母时。
楚楚宾朋环绮席,翩翩仙子奉瑶卮。
五花天上疏恩宠,九秩人间仰寿祺。
盛事只今难彷佛,送车千乘拥灵輀。

送傅守 其六

宋代 刘宰

金山故佳丽,杰观环孤峰。对峙焦公庐,林杪出疏钟。

南归谢尘鞅,北眺足从容。应持济川手,一酹击楫翁。

题永嘉寺壁

宋代 刘宰

石泉飞下宝莲宫,似听钧天奏未终。
千古风流谢康乐,可无屐齿此山中。

谢陈佥惠红绿柿

宋代 刘宰

红绿分佳果,丹青让好辞。
遥怜霜落叶,岸帻坐题诗。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

宋代 刘宰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代挽前人二首

宋代 刘宰

反匶逾千里,平生念母慈。
烟霞连杰观,星斗下平池。
地胜呈金像,神思伏宝龟。
庭前双玉树,昌大可前知。

题瀑布画

宋代 刘宰

洩云澒洞遮山腹,古木差牙缭山足。
举头百丈演寒泉,知有高峰插天绿。

挽恭靖司法兄九首 其五

宋代 刘宰

踏遍山崖与水边,要教皇泽下氓编。祇今桐汭民犹活,问讯南昌尉已仙。

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 其三

宋代 刘宰

紫烟缥缈接云霞,亭下连甍十万家。想见当年关尹子,已占柱史入京华。

宿直里店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宰

稻穫田空宿水禽,去来终夜有清音。投床倦客无他想,祇有江湖万里心。

送李果州 其三

宋代 刘宰

一年春好处,寒食一百五。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送罗季能还延陵镇

宋代 刘宰

眼底纷纷利欲昏,君心当与哲人论。
欲尘不染修茎露,世味逾轻太古尊。
朞有此亚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
幡然不惮延陵去,季子清风百世浮。

忆昨行寄呈刘法曹

宋代 刘宰

忆昨太守宣城陈,人物风流法从臣。
太息官仓取无艺,要与邑民图久计。
总将一石计其赢,三斗八升为定制。
厥初号令发雷霆,奉行谁敢圭撮增。
愚民不解深长虑,竞喜当时斗斛平。
新守迎来旧守法,号令虽严谁复顾。
斛面坡陀斗面高,三斗八升作常赋。
后生主簿辛君机,太学声名盛一时。
朅来意与上官合,委向仓中司出纳。
筹算亲临绝蔽欺,户庭凛凛无喧杂。
愚民乍喜见明官,概量宁论另勺全。
上供送使有成数,羡馀到底归州府。
明年按籍取之民,三斗八升更增五。
往者不可谏,来者图之犹未晚。
只今太守龚黄比,千里痒疴如切已。
公事勤劳绝燕私,私钱大半供公使。
选官受秋输,而得法曹贤。
除弊几十九,积羡逾三千。
三千宁足州家用,祗恐从今还作俑。
明年四斗三升之上更增科,三十六都之人将柰何。

挽戴主簿

宋代 刘宰

妙年笔势已飞扬,便合收功翰墨场。
黄甲未容登上第,青衫聊用慰高堂。
一同簿领棠犹在,三迳归来菊未荒。
下榻忍思畴昔事,送车空忆水云乡。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 其八

宋代 刘宰

古人重结交,一诺轻千金。嗟我与夫子,论交岁月深。

一别三十年,两鬓霜雪侵。愿言益自强,雁来时寄音。

口占谢陈使君

宋代 刘宰

相思目断鉴湖船,书别殷勤敢赠言。
未解终南寻捷径,少宽谷口截朱辕。

仪真呈友人

宋代 刘宰

近闻李郭舟,送往涉重湖。
我欲与之俱,鷁飞过宋都。
死生见交情,嗟我朱东隅。
归来整杖屦,颜厚见彼姝。
念昔担簦日,篮缕出无襦。
公子载与归,樽酒日相娱。
所愧身为客,如彼绕树鸟。
食苹鹿在野,呦呦呼其麢。
鸿雁稽来书,提壶空劝沽。
输君山中行,梅梢嗅紫萸。
又有好事人,开宴勤招呼。
翻然弃舟楫,躣马问长途。
嗟我困行役,胜游那能觎。
方今神圣君,南风歌自虞。
所须贤与能,搜罗遍八区。
公等梁栋姿,咳唾玉与珠。
尚从山泽游,此理良可吁。
翻思六月息,岂即非南图。
料公赐环日,祸转当仁胡。
愿借尚方剑,先斩张禹颅。
小子虽不敏,敢效一得愚。
刘宰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30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