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楼获傅

读楼获傅

宋代 刘宰

刘氏难令吕氏安,酈生大义炳如丹。
君卿卖友阿王莽,死去何颜见吕宽。

诗人刘宰的古诗

送黄子弘归吴门

宋代 刘宰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
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

送傅守 其六

宋代 刘宰

金山故佳丽,杰观环孤峰。对峙焦公庐,林杪出疏钟。

南归谢尘鞅,北眺足从容。应持济川手,一酹击楫翁。

挽汤贡士三首 其三

宋代 刘宰

念昔先君子,论文到白头。对床同夜话,散策逐春游。

人物今何许,湖山空复秋。伤心珥陵月,依旧照行舟。

读楼获傅

宋代 刘宰

刘氏难令吕氏安,酈生大义炳如丹。
君卿卖友阿王莽,死去何颜见吕宽。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

宋代 刘宰

清凉景界限尘纷,玉宇从容静夜分。
欲满尚悭今夜月,乍舒还斂北山云。
孤光翻动枝头鹊,馀晕潜驱草际蚊。
好处欲言人不解,湛然天宇印心君。

送黄竹磵

宋代 刘宰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
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
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和王克宽有所寄草堂诗二首

宋代 刘宰

身在金华与玉堂,寄声时到祝豀乡。
为言旧访荐仝处,柳压平堤水满塘。

送高桂阳之任二首

宋代 刘宰

一笑相逢此道同,别来木末几青红。
自怜老去北窗下,犹得身栖广厦中。
良夜拟乘千里月,神仙竟隔一帆风。
赠行更愧留行者,遮道歌翻别驾功。

吴门道归书怀

宋代 刘宰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摧,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欢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修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籲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和柴监、

宋代 刘宰

之之通才不受拘,妙年文史足三馀。
司征关市方共二,宴启华堂正乐胥。
锦帐笙歌香雾绕,禅房风月夜窗虚。
后生取舍能如此,问信宁非远器欤。

书蒋云巢诗卷后

宋代 刘宰

逸兴常同造物游,驾巢不舆世人侔。
日晴紫翠开千嶂,依旧君家在上头。

云边阻雨

宋代 刘宰

辗转无眠到夜阑,鹊声送喜近檐间。
好风吹断夜来雨,晴日放开云外山。

赠芮医

宋代 刘宰

乳母夜深纫故衣,针堕儿侧姥不知。
儿肤受针口啼哭,展转无眠计入肉。
明日啼声甚夜来,问儿疾苦谁能猜。
拊摩忽到伤针处,儿啼欲绝姥方悟。
医师睨视了无策,邻母嗟悉来睹。
群儿窃听闻,肩竦毛发竖。
芮生昻然来,自言医此屡。
探怀出良药,布指摧针路。
斯须颖脱出,肌理自如故。
嗟哉此神术,小试辄如许。
我闻在昔陈留市,刀鑷工中人避世。
至今山谷后山诗,明日夜光光照地。
又闻宋人有药手不龟,世世澼絖无赢赀。
客得其方说吴主,大败越师因胙土。
方今北境犹多虞,万金良药时所须,
汝胡不往此踟蹰。芮生莞尔笑,
倖利吾所诮。喟彼陈留翁,
异世或同调。

读张氏义庄画一寄持甫辂院

宋代 刘宰

叔世谁怜族派同,高情真有古人风。
宗分大小稽周典,惠匝亲疏比范公。
二顷开端能不吝,一编垂训可无穷。
欲书盛事傅千载,预愧衰孱语不工。

吴子隆兼隐斋歌

宋代 刘宰

前驱十里旌旗红,后骑蹀躞如游龙。
绮窗阿阁最深处,归来燕坐围香风。
不如理掾吴夫子,岸帻高吟酒一中。
高少山头渭水边,耕云钓月老林泉。
巢由不生沮溺死,鱼虾麋鹿俱忘年。
不如理掾吴夫子,安閒寄傲庭西偏。
富贵诚可乐,幽栖端足尚。
牵黄复出上蔡门,李斯悔杀为秦相。
介推有母须求禄,不应决意归绵上。
吴夫子,听我歌。
当朝剑佩冠峨峨,趋营未免伤天和。
古来隐者亦已多,洁身乱伦如彼何。
君今非仕亦非隐,京尘不染白玉珂。
青衫从事今十载,万事忘怀真实在。
但令堂上笑平反,岂计庭前罗翠黛。
是中不减山中乐,底用青鞋游物外。
吴夫子,吾所敬。
兼隐名斋足相称,谁其尸之勾漏令。

挽弃水心侍郎三首

宋代 刘宰

忆袖弥衡剌,赏登元礼门。
想忘如旧识,一笑等春温。
东望山川远,西归岁月奔。
遥怜人築室,烟锁暮江昏。

挽殷君二首 其一

宋代 刘宰

汗衣亭午亚红尘,中有池塘得句人。雅趣终难混尘俗,匆匆归卜太初邻。

挽汤贡士三首

宋代 刘宰

念昔先君子,论文到日头。
对床同夜话,散策逐春游。
人物今何许,湖山空复秋。
伤心珥陵月,依旧照行舟。

舟过惠山

宋代 刘宰

小立船头看惠山,山尖半在有无间。
蚕眠未老秧方绿,且放烟云自往还。

送昔与监税满替

宋代 刘宰

但了官中事,都无俸外钱。
妙年能尔尔,晚节更须坚。
刘宰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30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