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偶题云边

偶题云边

宋代 刘宰

桃花山下水流长,花不长开水自香。
此地正须招隐上,山庵聊复对崇罔。
屏帏缭绕竹千个,旌纛森岩柏两行。
士会不生今已矣,不妨閒处且徜徉。

诗人刘宰的古诗

碧云即事

宋代 刘宰

唧唧秋蛩鸣,耿耿秋夜长。
简编负初心,枕簟怯新凉。
朝曦入疏牖,宿云散前罔。
归欤一叶舟,浩歌听沧浪。

得轩即事

宋代 刘宰

上印还家不计年,水光弥望木参天。
绿云洞里开书幌,红锦波心洋酒船。

挽袁洁斋侍郎 其三

宋代 刘宰

讲学元无倦,翻书老更勤。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

玉折经纶具,星垂翰墨勋。凄其知己地,洒泪湿寒云。

雨后口占呈陈校书

宋代 刘宰

下田已漫高田槁,太守来迟归苦早。
忽傅亚倅府中来,太守停骖尚精祷。
前日应祷五日期,今朝好雨随车归。
迟速有期君解否,太守束装留不久。

舟过横塘有感

宋代 刘宰

平波浅草横塘路,曾挽扁舟冲急雨。
朱颜绿鬓气催嵬,欲斥九关挥玉女。
万古功我付汗青,九天光宠生门户。
邯郸一梦两周星,霜压孤蓬日始晴。
风树不停身已老,病容衰鬓鬼犹惊。
东鸟西兔自昏晓,北来南征几时了。
海上欲觅安期瓜,山间却值孙登笑。
泽畔殷勤讯渔父,掉头不言吾已悟。
蚤求富贵晚长年,老少不同均计误。
连年旱魃失祈禳,人肝不厌犬豕肠。
今年稻肥家有酒,万事且付何有。

赠沈术士号金腰带

宋代 刘宰

万钉福带诚堪羡,七字成诗喜欲狂。
世事浮化有真趣,赠君一笑作行囊。

闻田老死于临安

宋代 刘宰

见说眉庞质粹温,他年准拟大吾门。可怜不识家翁面,虚作人间一世孙。

和傅侍郎鹿鸣宴韵二首

宋代 刘宰

先生谠论在延英,早岁金瓯已覆名。
自古正人羞枉尺,祗今公论有持衡。
九重闻道将飞韶,一水何妨缓作程。
莫笑由家去天远,春来野草亦敷荣。

赛龙谣寄陈倅校书兼呈黄堂

宋代 刘宰

重光协洽之岁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田家汲井灌新秧,绠短瓶羸汗流血。
太守尤民一念深,欲决银河起伏险。
弥月驱驰偏群祀,云卷碧霄呈象纬。
闻说南洲有蛰龙,百年水旱资神功。
民言直彻九天上,丝纶屡下恩光重。
来往瞻言三百里,别乘亲行古无此。
洁蠲牢醴荐芬馨,愿借英灵一瓢水。
瓢水英灵亦何在,精诚自与神明会。
炎官叱驭正当空,丰隆已驾随飞盖。
归轩暮扣古城闉,霈泽朝均千里外。
秧田得雨变青青,麦田流水迷沟塍。
击壤欢呼纷老稚,惭愧今年又丰岁。
典衣沽酒赛神龙,一饱權舆神所赐。
神龙肸蠁意已傅,似言此赐非予专。
一瓢汲水能回天,多谢紫府瀛洲仙。
瀛洲仙人笑挥手,龙不言功我何有。
祗今千骑拥朱轮,即是商家大旱作霖人。

送李季允侍郎归蜀五绝用禅房花竹幽为韵

宋代 刘宰

密叶秋逾润,幽花晚更妍。
去来谁是主,试问白头禅。

挽姚政远

宋代 刘宰

尚记侨居忆故园,俄闻华屋聋园椽。
连墙大舶回前浦,皓齿清歌出广筵。
得丧已齐身外物,安閒自乐性中天。
岳庄原上归全处,手种松杉起绿烟。

九日送酒黄竹磵

宋代 刘宰

老瓦盆中渌酒香,田家风物近重阳。
不知竹磵槃桓处,今赋黄华第几章。

和赵章泉见寄二首

宋代 刘宰

平生错里识曹刘,眼底谁为第一流。
锦里正庆推老杜,鲁人亦解说东丘。
骑驴颇忘推敲否,上马还能矍铄不。
此去相思君会取,菊黄梅蕊上枝头。

读卫青傅

宋代 刘宰

任侠行權世所诛,将军尚借齿牙馀。
古来名将勤招选,底事牢辞不敢居。

云边遣兴

宋代 刘宰

穴处堪忘世,松餐足永年。
有时云雨止,独立看青天。

再用韵呈用席者

宋代 刘宰

由来道同相为谋,利交始合终相仇。
灌窦空如父子游,耳馀莫刷千古羞。
臞张不与俗同流,常棣相辉华萼稠。
侯生得句鱼上钩,句法不减韦苏州。
五子简古师穆修,时亦枯枝蔓新柔。
坐谈不知改更筹,绝胜双鸟各处囚。
可能无策上凝旒,夕烽犹照万兜鍪。

偶题云边

宋代 刘宰

桃花山下水流长,花不长开水自香。
此地正须招隐上,山庵聊复对崇罔。
屏帏缭绕竹千个,旌纛森岩柏两行。
士会不生今已矣,不妨閒处且徜徉。

嘲啼鸟

宋代 刘宰

破裤年来未改为,园中啼鸟汝何知。从教解使君侯悟,尔死何由得盖帷。

秋闱后勉子侄

宋代 刘宰

我生场屋惯周旋,得失从知岂偶然。
天理先须尽人事,时文端有本尘编。
日烘瓮牖朝先起,雪压茅斋夜不眠。
万里夷涂从此去,著鞭宁怕祖生先。

和陈倅校书惠诗

宋代 刘宰

故交衮衮白头新,倾盖相望有几人。
奉诏君应归册府,一蓑我欲老江滨。
刘宰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30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