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景英送郑景元篇末见属次韵

谢景英送郑景元篇末见属次韵

宋代 楼钥

张罗清似翟公门,门外都无野雀喧。
可但风流追鲍谢,直教高论到羲轩。
绝怜父子为知己,时把文章得细论。
个里是非何足较,乍贤乍佞一王尊。

诗人楼钥的古诗

史清翁次前韵觅酒以金川玉友一枕瓶西安酒一

宋代 楼钥

社中日相从,此意岂不真。
其初定要约,深期往来频。
今年苦多故,孤负四郊春。
清和到新秋,其间足良辰。
而我独抱痾,未能会嘉宾。
近又得玉友,风味尤可人。
思与君痛饮,欲招复逡巡。
忽焉得新酒,亟遣径入脣。
别有酒一斗,併使君意伸。
我虽不敢尝,为洗胸中尘。

再过鹿伯可

宋代 楼钥

又上先生见一堂,澹然宾主两相忘。
不知海内清风满,但觉山中白昼长。
小雨络林妨蜡屐,靓妆环坐快瑶觞。
曲终扶杖欲归去,即咏白驹三四章。

山阴道中

宋代 楼钥

昨夜山阴古道中,蕺山直上最高峰。
今朝更踏山阴道,却向云间认八松。

雪中迎驾

宋代 楼钥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鵷序欣趋玉笋班。
道上峰头皆见日,绝胜衔烛照崑山。

妙峰亭

宋代 楼钥

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千万山。
试向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道学不尽试,功名祇绪馀。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赠成都鲁讲书

宋代 楼钥

君家江发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万里外,中间几山川。
近闻今子敬,文价惊鸾鵷。
何由梦见之,失喜瞻在前。
幅巾耸英标,衔袖出文编。
倒屣平生欢,剧谈河汉悬。
老我三入朝,广识两蜀贤。
相与论诸公,与君最周旋。
自言隐太城,读书三十年。
城中竹谿居,肥遯远市廛。
清谿拥屋后,绿树环前轩。
一舟号横雪,可泝复可沿。
拂衣下三峡,非为名利牵。
滟澦追古作,海潮赋新篇。
旧依槹閒公,来乘甬东船。
顾我何所取,有怀俱尽言。
老亲苦多病,尝药冀少痊。
佳客不容留,欲著归骖鞭。
间为恶草具,愿君少留连。
报无锦绣段,赠有朱丝弦。
一别无复会,掺祛意茫然。
蜀山渺何许,同声惟杜鹃。

秋意次林致甫宗丞韵

宋代 楼钥

河汉秋来净,飞星一点过。
好风吹暑尽,疎雨送凉多。
纨扇收团月,桃笙捲细波。
自知恩到骨,欹枕梦无何。

谢林景思和韵

宋代 楼钥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冻合玉楼犹强项,拥衾方咏雪巢诗。

次韵十诗 老态

宋代 楼钥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遁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惭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

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太硕人潘氏挽词

宋代 楼钥

玉映清心著壶彜,闺房宾敬到齐眉。
岂惟山水协高趣,更为国齐生好儿。
万口共推诸福备,八旬犹负一年期。
伯仁冬日应肠断,不见堂前举酒时。

殿上侍立寒甚

宋代 楼钥

小雪以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赠犁春谢耕道

宋代 楼钥

归耕十三年,此来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处。
我方买红船,重归寻旧廛。
君来早归来,勿荒负郭田。

奉口遇雨

宋代 楼钥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初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初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疎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初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齐祷几月余。
君王斋祷几月余,云师雨师其疾驱。

陈文懿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珍馆径归鄞,人犹望秉钧。邮传千里讣,哀动五州民。

躄踊森贤嗣,攀号感路人。公乎不亡矣,衮衮看簪绅。

陈文恭公挽词

宋代 楼钥

辅赞藏诸用,庸人自扰之。
惟公知好静,与物尽忘私。
德望仪群辟,威名憺远夷。
伤心白鸡梦,梁木有余悲。

又次蒋甥仲愚韵

宋代 楼钥

山色空濛雪更奇,满空击碎吠琉璃。
寒侵茅屋春无寐,冻合梅花夜不知。
泛泛轻舟胜路滑,洋洋流水乐人饥。
兴来但觉酒肠阔,江海安能实漏卮。

陈文懿公挽词

宋代 楼钥

文最宜为皓,尤能简上心。
周旋銮掖久,惆怅玉堂深。
去国身仍远,还朝病已侵。
三山风引去,云海竟沉沉。

六言问天池宝华

宋代 楼钥

昔年曾赋虎丘,犹恨灵岩未游。
天池之景绝胜,宝华有水倒流。
天矣不复西去,梦入陶朱扁舟。
烦君为我寻访,能以新诗寄不。

午睡听雨

宋代 楼钥

老年乐事莫如闲,午睡醒来梦已阑。
枕上欠伸犹懒起,更听檐外雨珊珊。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