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 其四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 其四

宋代 楼钥

殿庐官烛对风帘,郎舍修篁共一檐。别日苦多良晤少,掺袪不耐雨纤纤。

诗人楼钥的古诗

太令人赵氏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姻娅托三槐,同朝得往来。迎春烦设席,举寿荷携杯。

京尹俄遭难,都人亦助哀。琅琅垂绝语,烈妇信高哉。

送杓孙随侍上虞

宋代 楼钥

阿斗生来十五年,未曾一日去翁前。
闻诗勿废家庭问,习吏仍求城旦篇。
婚宦有涯真是幸,巾箱所蓄要相传。
荣罍虽小性非鲁,口授诗书加爱怜。

赠蜀二史

宋代 楼钥

老我挂冠惭复弹,羡君登第遽休官。幸哉有子事尤美,专以为休人更难。

旧说三贤皆特操,今看二士倍荣观。同归犹及襄阳老,一舸清风廿四滩。

送秦仲防通判

宋代 楼钥

题舆再到海东涯,嗜学深於入幕时。
一字未通终不置,五行俱下尚嫌迟。
情亲端有卜邻意,别后空劳望月思。
老我无因可重见,祝君来此拥旌麾。

次韵十绝 其八 读书

宋代 楼钥

佚老无如大字书,聊将遮眼度三馀。有时忠义忽相激,间遇包胥与子胥。

次韵十诗 老态

宋代 楼钥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遁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惭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

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送潚宰富阳

宋代 楼钥

富春富山水,地胜雄三吴。
壮哉十万户,畿邑拱行都。
大江横吾前,上下万贾趋。
吾子丞剡川,摄事奸已鉏。
试县力愈难,勉旃立规橅。
治县古有谱,近颇多著书。
槹閒爱汝厚,诲语皆良图。
老我不惜别,所望安官居。
汝亦颇练事,正恐才尚疎。
我以热肺肠,有求应所须。
遇事费二思,一跌真不虞。
虽当纵心年,兢兢矩不踰。
况汝年方壮,勿恃才有余。
据轮始窥井,任诞宁失拘。
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闾。

莫铜陵挽词

宋代 楼钥

经学高余子,躬行慕古人。
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
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
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送苏伯昌大卿

宋代 楼钥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王县尉挽词 其二

宋代 楼钥

润屋公馀事,能为人所难。蓼莪遗恨在,夜雨旧盟寒。

家有书堪读,囊无钱为看。情亲悲不那,望绝旐飞丹。

戏和三绝·傀儡

宋代 楼钥

假合阴阳有此身,使形全在气和神。
王家幻戏犹坚固,线索休时尚木人。

孺人陈氏挽词 其二

宋代 楼钥

令子齐年好,相从识壸彝。萧生结绶日,孟母卜邻时。

未下升堂拜,俄闻陟屺悲。天涯致刍束,泪落薤歌辞。

史少师赐第赏芍药分韵得木字

宋代 楼钥

帝城有仙山,双径森万玉。
洞户入深窈,突兀见华屋。
相君领众客,红药想芬馥。
霜刀妙裁剪,烟脂点冰轂。
枝弱不胜花,翠叶共斜矗。
向来争春风,桃李愧粗俗。
百卉纷何在,庭树拥新绿。
此花丈人行,俨立见幽独。
相君戴花笑,和气俱可掬。
人言此花胜,相君意倾属。
谁知心广大,何物不蒙福。
岂以庭中花,而肯弃凡不。
君看择胜具,所在可追逐。
自言居闲时,情话会亲族。
一花有可观,烂赏费银烛。
此心何拣择,寓意本无欲。
以此宰天下,以此镇藩服。
儿童与走卒,人人歌相国。
有能达此观,春风四时足。

题老融归牛图

宋代 楼钥

薄宦六年辞故山,故山只在梦魂间。
簪绅何苦自缠缚,却羡归牛自在閒。

送赵德老观文东归

宋代 楼钥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訏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着鞭。
未得相随出关去,羡公徒御若登仙。

重阳寄雪窗从叔

宋代 楼钥

秋意未教篱菊知,不妨乌帽著风吹。
绝怜对酒君归矣,更欲登高谁共之。
风雨满城千里梦,茱萸缀席一年期。
君非俗物败意者,莫为催租便不诗。

盛夫人挽词

宋代 楼钥

婉昵闺中秀,清高林下风。相夫能尽礼,教子使移忠。

边郡官无旷,都城养得终。壸彝今具在,流庆复何穷。

太孺人蒋氏挽词

宋代 楼钥

之死靡他志,天乎不谅人。
嫠孤蓬在首,艰苦棘成薪。
晚福容千指,心空灭六尘。
平生贞烈意,终作坐忘身。

次韵十诗·喜闲

宋代 楼钥

投闲时以醉为乡,人既相忘我亦忘。
雨足已期南亩熟,风清更爱北窗凉。
昼观碧落云千叠,夜看中庭月一方。
时援素琴聊自遣,谁能更作凤求皇。

题申之寄示春郊画轴

宋代 楼钥

郊原膴春好意足,细草凄迷芳树绿。
雁鹜无数泛陂塘,羊牛相树随刍牧。
几年不泛浙西船,恍如苏台俯平川。
闲人忧国无他策,但愿好雨成丰年。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