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杓孙随侍上虞

送杓孙随侍上虞

宋代 楼钥

阿斗生来十五年,未曾一日去翁前。
闻诗勿废家庭问,习吏仍求城旦篇。
婚宦有涯真是幸,巾箱所蓄要相传。
荣罍虽小性非鲁,口授诗书加爱怜。

诗人楼钥的古诗

临海县治琴堂

宋代 楼钥

子贱弹琴真是琴,我今无弦知琴心。
使我不得琴中趣,弦以修绠谁知音。
才术高低不自由,单父二子心则侔。
后人不得弹琴暇,勿以戴星为可羞。

三月九日从驾

宋代 楼钥

昨日为亲寿,今朝从驾行。
君亲俱有喜,家国共增荣。
淑气浮黄屋,欢声动玉京。
人心真易感,翻手作升平。

顾养直挽词

宋代 楼钥

万顷东湖下,曾门起大家。
子孙昌世业,文字作生涯。
堂后萱犹树,庭中桂欲华。
惜哉时不待,谁忍送悲笳。

雪中迎驾

宋代 楼钥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鵷序欣趋玉笋班。
道上峰头皆见日,绝胜衔烛照崑山。

周太博挽词

宋代 楼钥

雨涨双溪水,风高五柳堂。
论交成莫逆,抚事只堪伤。
访雪无回櫂,面山空夕阳。
乱莺穿绿树,谁复为传觞。

送汪强仲还官所

宋代 楼钥

又向丹丘去,安书易往还。
固应官事了,莫放旧书闲。
问讯雪巢老,寄怀巾子山。
经行皆梦境,自笑日苍颜。

洛社老僧听琴

宋代 楼钥

宴坐萧斋不作劳,谓予何事走蓬蒿。
从容试问今年几,手植黄杨三丈高。

俞通判挽词

宋代 楼钥

强仕赋归去,频年亦漫行。
宦情虽淡泊,官事极精明。
赞画王公幕,监州亚父城。
佳儿守遗训,清白胜金籯。

广轩夜望

宋代 楼钥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
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鼓子复临海县斋

宋代 楼钥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经行。
郁修气未殄,千家真赤城。
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
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
徘徊重太息,更闻愁叹声。
试询来者谁,共言令姓彭。
我时语傍人,此邑其将兴。
迨予来赘倅,客馆方暂停。
夜闻箫鼓沸,听事先落成。
起望轮奂美,壮观耸连甍。
百堵日以作,斧斤喜丁丁。
层楼庋敕书,两庑环中庭。
久乃游其间,宏大使我惊。
位置既深稳,斲削仍攻精。
田里不知役,纤粟无输征。
安得屋朗朗,突兀有宁馨。
退食不茗处,扁榜皆佳名。
中虚物自照,政平由心平。
穉柏已可悦,况有贤弟兄。
小亭真吏隐,县拥高山青。
琴堂虽增旧,此意宜细评。
智调天下理,夸言笑后生。
大弦可以急,小弦恐弗胜。
举意属俄顷,立欲如所营。
手足民无措,吏奸益相乘。
不如疎节目,示以信与诚。
施行有次第,幽远无隐情。
上下始相应,温和亮以清。
子贱意不传,仅许胜戴星。
彭令盖得此,所以千里称。
此非以政学,渊源甚分明。
行矣解印去,众心已先倾。
太守荐之朝,一鹗飞青冥。
傍无蚍蜉援,日夜思归耕。
我无荐贤柄,直书气填膺。
安得採诗官,取以彻明廷。

王观国挽词

宋代 楼钥

晚识三珠树,方知独笑翁。
旧游亏半面,遗恨想高同。
小楷墨犹湿,残膏泽未穷。
梅花缟寒夜,埋璧众香中。

婺女极目亭

宋代 楼钥

危楼雄据郡城东,扫尽秋云快碧空。
目力不容山隔断,诗情长与酒无穷。
先分楼下双溪水,高挹人间万里风。
兴逸不知真近远,五弦声里送归鸿。

赠僧文可往黄州建东坡寺

宋代 楼钥

一坡久矣郡城东,居士来游地望崇。
问舍求田烦作计,拈槌竖佛看谈空。
共分庞老沈江宝,要奉儋州秃鬓翁。
去作开山第一代,灯灯相续到无穷。

题郭恕先雪霁先行图

宋代 楼钥

妙绝丹青郭恕先,幻成雪霁大先船。
沿流更饱轻帆举,上水仍劳百丈牵。
捩柂长年浑欲动,褰帷佳客若将仙。
侍亲曾泛沧浪月,犹记兰成射策年。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止室

宋代 楼钥

流行坎止事无多,举世营营自网罗。
珍重主人真止矣,直如古井更无波。

古梅遗张时可

宋代 楼钥

枝封苍藓澹花疎,一种风流高更孤。
试问约斋三百树,林中还有此枝无。

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强仲荆门签判

宋代 楼钥

之子游何许,平州更玉州。
山川称胜绝,幕府信风流。
翠巘寒逾秀,金莲夜不收。
天涯念乡国,少上仲宣楼。

赠别章茂献尚书

宋代 楼钥

我辈重来鬓已皤,贞元朝士苦无多。
才堪柱石犹归去,柰此摧颓一老何。

又谢申之示诗卷

宋代 楼钥

不见贤甥十一年,新诗示我百余篇。
古风已喜能行意,近体尤余细属联。
宅相真成珠在侧,冷官休叹坐无毡。
作诗勿谓今余事,更下工夫继玉川。

送黄直护道人住茅山赠以小黑玉虎

宋代 楼钥

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於菟玉琢成。
辍以赠君俱隐处,大茅峰顶看风生。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