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周左司挽词

周左司挽词

宋代 楼钥

从政心无愧,敢言人所难。
精忠忧世切,清节照人寒。
交臂失持橐,乞身终考槃。
老成今已矣,西望涕汍澜。

诗人楼钥的古诗

莫铜陵挽词

宋代 楼钥

经学高余子,躬行慕古人。
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
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
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 小东山

宋代 楼钥

安石东山志不渝,归来寻得静工夫。从教更为苍生起,携妓何妨且自娱。

扶风马君挽词

宋代 楼钥

闾里久湛浮,真成马少游。
有才堪办剧,无命盍归休。
鸡唱言何达,鸿冥逝不留。
佳城送君处,风撼白杨秋。

送高仲远赴滁倅

宋代 楼钥

高氏在四明,於今为清门。
贰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尽恂恂,夫君更春温。
昔年奉慈亲,定省严晨昏。
今日当门户,友爱深弟昆。
伉俪信缘合,端良由性根。
门中有孤嫠,极意均抚存。
与我亲儿女,次第了嫁婚。
不可解於心,肯自以为恩。
不言而躬行,后生熟见闻。
诸郎已秀发,颍异有佳孙。
乡评共归重,内外无间言。
公勤官业广,所至治不烦。
仙舟何遽西,行行佐侯藩。
环滁皆好山,风月当平分。
醉翁与乐全,遗迹今尚存。
况有贤史君,易镇方北辕。
公余陪啸咏,相映如瑶琨。
生来仕平进,自此朱两轓。
从兄今鼎贵,鳌禁兼掖垣。
君其继英躅,复收旧青毡。
老我得投闲,频年接清欢。
同社掺君被动,恋恋倾离樽。
梅风吹溽暑,祝君尚加餐。

南山广莫轩

宋代 楼钥

广莫乘风隘九州,乱山无数点平畴。
一千里外在吾目,三十年来无此游。
地下天高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
昌黎费尽南山句,旷望还能似此不。

苏江阴挽词

宋代 楼钥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十月旦尚暖用夹公服二月初吉雪寒甚服单

宋代 楼钥

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
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
但欲朝仪肃,难求已分安。
衣囊如欲懒,归去老江干。

王夷仲夫人挽词

宋代 楼钥

彤史无人续,谁能识壶彜。
苹蘩奉先祖,诗礼付佳儿。
未见鱼轩乐,俄兴鸾镜悲。
藁砧方得路,肠断悼亡诗。

题林宗鲁校书所藏宣和御画

宋代 楼钥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
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

潚自剡川寄水晶蒲萄

宋代 楼钥

马乳从他堆满盘,未如清嚼水晶寒。
固知一县蒲萄熟,不用劳人数间安。

雪中迎驾

宋代 楼钥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鵷序欣趋玉笋班。
道上峰头皆见日,绝胜衔烛照崑山。

徐季节挽词

宋代 楼钥

公府推徐稚,山阳荐仲车。盛时遗此老,没世竟穷庐。

行道嗟无命,传家幸有书。鲁山终不识,抚卷倍欷歔。

送叔韶弟宰华亭

宋代 楼钥

试邑云间事最多,直将心力细礲磨。
固知三泖五茸胜,其柰千疮百孔何。
敏手未须施霹雳,疲民正欲听弦歌。
规橅稳作三年计,徐上青云鬓未皤。

宜人闻人氏挽词

宋代 楼钥

四郡歌贤牧,鱼轩从隼旟。
深闺无里谒,色养谨安舆。
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
美哉彤史笔,三诵为欷歔。

新昌石佛

宋代 楼钥

费尽三生心与力,造成石像一百尺。
相好端严具足尊,五彩黄金妙装饰。
道不是佛却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
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广轩夜望

宋代 楼钥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
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第有诗来谢次韵

宋代 楼钥

手披欲究百家编,奴婢年来识郑玄。
顾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经全。
诗书心醉不容醒,父子笔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须从此悟真筌。

赠蜀二史

宋代 楼钥

老我挂冠惭复弹,羡君登第遽休官。幸哉有子事尤美,专以为休人更难。

旧说三贤皆特操,今看二士倍荣观。同归犹及襄阳老,一舸清风廿四滩。

徐少卿挽词

宋代 楼钥

圣主一言寤,长淮千耦耕。
山川皆在目,草木尚知名。
盍被腰金宠,徒为揽辔行。
诸郎袭余庆,定自不慙卿。

喜雨次甄云卿监簿韵

宋代 楼钥

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事记亭名。
昔名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忧国愿丰同此乐,读君佳句欲风生。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