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赵德老观文东归

送赵德老观文东归

宋代 楼钥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訏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着鞭。
未得相随出关去,羡公徒御若登仙。

诗人楼钥的古诗

次潘安叔寄新溪诗韵

宋代 楼钥

曾游明月旧双溪,老去情怀百不宜。梦绕新溪身不到,更休重和寄来诗。

赠光孝益老

宋代 楼钥

鸰原鸿雁行,此理悬诸天。万事理变灭,天性难推迁。

显庵幼出家,洁饥同玄蝉。一钵寄西东,悠悠经几年。

外慕等浮云,百念灰无烟。难兄忽相逢,触动欢喜缘。

光阴信理惜,征袂何翩翩。叱胥掩簿领,来同妙峰禅。

剌剌道家世,客泪如迸泉。玉堂与黄閤,衣钵亲相传。

游宦非为贫,不敢替所先。老师虽宴坐,至情岂唐捐。

此会非偶尔,绝倒秋风前。手持诗卷来,谓予得无言。

晓以天性语,人生要有原。嗟哉伪日薄,萁豆本同根。

一旦成仇敌,釜中急相煎。宁知有佳人,芳草梦阿连。

相见无几时,瞥如鱼跃渊。固知出世法,惜别讵不然。

又当作大观,勿为爱网牵。千山元不隔,毋庸对床眠。

题汪季路侍郎所藏吴道子天龙八部

宋代 楼钥

妙绝天龙八部图,细看真不失锱铢。
声名自足高千古,题品尤难过二苏。
旌旆冕旒犹可想,鬼神人物亦何殊。
君看坐位兰亭草,费尽工夫学得罪。

游金焦两山以雨而辍

宋代 楼钥

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
风雨劝我归,也省两头事。

入雁山过双峰

宋代 楼钥

眼前未见古龙湫,望望前山景自幽。
红日一门千嶂晓,翠峰双耸半空秋。
风高落木无边下,气劲閒云逐处收。
要识雁山真面目,直须霜后一来游。

吊仅老塔

宋代 楼钥

仅老相从五十期,来瞻遗塔我心悲。当时旧话无人说,空有门前洗钵池。

苏江阴挽词

宋代 楼钥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郑华文挽词

宋代 楼钥

蚤擅春秋学,贤关第一流。
少公清泽国,赞府著神州。
试邑人交荐,还朝誉更优。
如何急流退,不使上瀛洲。

太令人赵氏挽词

宋代 楼钥

姻娅托三槐,同朝得往来。
迎春烦设席,举寿荷携杯。
京尹俄遭难,都人亦助哀。
琅琅垂绝语,烈妇信高哉。

题施武子所藏醉白堂记

宋代 楼钥

堂名醉白尚存不,词翰辉光射两眸。
天下曾除苏氏学,禁中却有太清楼。
旧碑於世已难见,真迹惟君乃得收。
感叹不堪衰泪落,林卢山下水空流。

翁府君挽词

宋代 楼钥

肮脏翁夫子,高才噤不施。
床头痴叔易,梦里阿连诗。
德丧嗟何及,天胡弗憗遗。
清风终未泯,吹拆谢庭芝。

赠熊道人

宋代 楼钥

十载隐潭衡,居然腑肺清。
枯禅参懒瓒,老气激弥明。
笔底烟云妙,人间势利轻。
款门俄告别,江海一浮萍。

南江酒家

宋代 楼钥

南江舟楫饱经行,桥外人家最可人。剩种寒杉映修竹,快沽村酒趁鲜鳞。

潮痕落草橹声动,日脚衔山凉意新。酷爱老樟横卧处,他时来此坐垂纶。

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人远为韵

宋代 楼钥

平生贪贤心,山川恨悠缅。
宁知日相见,怀抱竟不展。
樽酒了无暇,离情果深浅。
室迩犹许疎,况今乃真远。

真离会次韵

宋代 楼钥

喜奉潘舆得退身,乌衣相会总情亲。
樽前正好醉千日,林下何情见两人。
闲暇止应开口笑,谈谐尤称掇皮真。
夜归更作惊人语,舅氏从来笔有神。

钱文季少卿以蜀中织成山谷庐山高为寿次韵

宋代 楼钥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
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
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
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追王乔。
张图痛饮信一快,更须传宝留儿曹。
庆朝非远却图报,别当作颂齐崧高。

灵光

宋代 楼钥

鲁邦宫殿久芜荒,惟有灵光最久长。
身似灵光终变灭,岿然别有一灵光。

徐少卿挽词

宋代 楼钥

圣主一言寤,长淮千耦耕。
山川皆在目,草木尚知名。
盍被腰金宠,徒为揽辔行。
诸郎袭余庆,定自不慙卿。

仲舅敷文阁学士汪公挽词

宋代 楼钥

外氏桂成丛,诸甥长养中。
名称无酷似,宦达偶相同。
澹室既长往,适斋俄考终。
绝怜三学士,只賸一衰翁。

送内弟汪作德赴建德主簿

宋代 楼钥

今日望春下,送春还送行。
簿书须著意,家世有余清。
潇洒桐庐郡,文章陆士衡。
公余定多暇,无废读书声。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