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吕尚书挽歌词

吕尚书挽歌词

宋代 陆佃

祸患相仍涕泪频,司空坟上草犹新。鹡鸰花萼空馀子,龙马图书并失人。

遍历名藩今始老,长如寒士本非贫。如何一日埋金碗,独向清时不秉钧。

诗人陆佃的古诗

和毅夫病目三首 其二

宋代 陆佃

诗战空怀壮士肝,未容旃旆累祁瞒。并游曾许花含笑,孤愤今惭树合欢。

五朵谩将春色寄,二篇还伴夜光寒。凭君休造斑猫毒,且向三田养就丹。

依韵和查朝散赠新恩先辈

宋代 陆佃

收得宫花上带春,绿袍仍共草争新。发扬杜老诗无敌,盖覆吴侯政不神。

平地彩云看接武,一天明月负垂纶。怪来濒海多儒士,龙阁从来是里人。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七

宋代 陆佃

十方生灭尽虚空,往往看花似空中。再见倾城弥爱日,一闻绝代竞趋风。

不知世逐仙棋换,未免身归爝火红。自断此生真梦幻,直须成佛是殊功。

依韵和徐大夫

宋代 陆佃

朱丝同直水同清,红袖何妨当清令。可惜去年他处看,不知今夜几州明。

年华老去知无补,眉妩初閒似有情。且向云楼拌共醉,尽他灯火暮禽惊。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同时几许已成空,回首荣枯是梦中。自昔一般称国艳,而今两度嫁春风。

谁人与刻三年叶,何事惟开十日红。试倚玉梯丹汉外,为渠方便问元功。

依韵和程给事留题法云寺方丈

宋代 陆佃

净室兼容海众临,维摩憔悴病仍侵。且将灯续光明藏,时见珠随咳唾音。

素壁短碑深掐玉,画檐新榜大书金。故溪曾指桃花记,乘月何时更一寻。

答张朝奉四首 其二

宋代 陆佃

谁将两制比三衙,千骑犹如布素家。何日龙巾容吐酒,而今纱帽自煎茶。

十年胶柱空调瑟,三月羹梅始见花。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十三

宋代 陆佃

神仙流品信难群,绝似人间两群人。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

依韵和查许国二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重渊谁道探珠难,恰值骊龙睡重间。工部藩篱今梦草,司空门馆旧衔环。

心肠何啻吞云梦,身手犹堪擘华山。况有旧家仙桂在,姮娥留著待君攀。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

宋代 陆佃

蓬莱宫阙锁崔嵬,书史频看祇嵬堆。华盖稍瞻天北极,紫云曾识道东来。

功名方与英豪共,怀抱仍逢故旧开。造物为君如有意,一番风雪洗浮埃。

悼亡八首 其五

宋代 陆佃

风月相望也不多,祇应清浅隔天河。欲凭乌鹊传消息,一度逢秋一度过。

琼林苑御筵奉诏送文太师致政归西都四首 其四

宋代 陆佃

黄金曾酌御尊馀,恩礼何人更得如。北极星辰趋观阙,西京花木卧田庐。

手持宸翰春罗馥,身入仙壶昼景舒。八十为师精力在,太公应愧齿先疏。

悼亡八首 其二

宋代 陆佃

深炷炉香浅点茶,午庭愁寂下寒鸦。佳人仙去无消息,肠断春风一院花。

中秋微阴

宋代 陆佃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秋楼。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

步金砖秋颜仍好,颓玉山前德尽柔。生怪嫦娥苦羞涩,都缘瞋不强公游。

依韵和王微之学士

宋代 陆佃

坐筹国事尚才堪,屈指同年祇二三。屈昔醉乡营别业,如今仙籍换头衔。

光阴老去犹能惜,世事閒来不更谈。闻说进书归秘阁,绝胜流落在山岩。

和岩老

宋代 陆佃

遭遇何人更得如,同时几许待公车。官清自可看奇字,俸薄犹能写异书。

千里水云藏旧隐,一番雷雨报新除。自怜霄汉华涂稳,鸿雁横飞序尚疏。

和毅夫倒用无字韵春诗四首 其二

宋代 陆佃

一别勾芒仅岁馀,不知今度老颜无。管人忧喜何如鹊,与世浮沈可奈凫。

拟看笏头花四朵,更栽槐面树三株。若教上番成新竹,须戒人家婢与奴。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六

宋代 陆佃

平生仕宦不求奇,谁怕他人夺奇池。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钟评事挽歌词

宋代 陆佃

银饼当年遇,金钩几代收。一经知教子,千橘等封侯。

瘴雨松门夕,悲风桂岭秋。江深人不见,依旧水东流。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九

宋代 陆佃

恰似蒲萄水亦奇,游人多似后奇池。壶中日在归前落,醉里诗成醒后知。

芳径绰开杨柳树,小墙阑出杏花枝。老拳毒手浑相若,望立降旗是几时。

陆佃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14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