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将适西粤早发芦沟

将适西粤早发芦沟

明代 卢龙云

自我辞霄汉,行行雪满途。驱车出广野,迟回恋上都。

初承天子命,新领郎官符。王事无宁处,严程敢后趋。

五更霜气肃,号寒悯仆夫。北风利如剑,坚冰正在须。

凄凉向前语,京华贵侠徒。千金裘自美,日醉酒家胡。

讵念窭人困,敝褐不完肤。方今宰百里,絮寒饥待哺。

谁知穷檐下,一夫或向隅。闻者皆叹息,迩言等训谟。

生平慕莘野,不获信予辜。愿无离苦状,免绘郑公图。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新凉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乍见金飙下汉津,翛然爽气满庭新。不须避暑思河朔,渐有秋光照海滨。

海虞十二景 其七 破山钟磬

明代 卢龙云

断壁云常补,崩厓路欲迷。仙游邀杖屦,客至访伽梨。

闻磬知莲社,听钟认虎溪。禅心如入定,真作絮沾泥。

长门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赵司教报满赵柳州人其门下杨生索诗为赠

明代 卢龙云

十年曾记柳江湄,折柳樽前赠别离。望远星高荀氏里,怀人春满谢家池。

鱼鸿异地风尘渺,桃李山城雨露私。最喜弹冠将及代,鳣堂遗事总堪期。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二 壶井流琼

明代 卢龙云

澄潭山下一壶悬,须信壶中别有天。潮退真源清自见,堪将仙液拟流泉。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碧山千叠削芙蓉,山下寒江旦暮通。南北路岐人易老,光阴多付客愁中。

大中丞陈公招饮鳌山别墅

明代 卢龙云

东海何年化巨鳌,南山千仞对城高。南车密拥蓬三径,浮苇时航水一篙。

竹坞云来歌并遏,松厓风入酒俱涛。初疑桂树能招隐,去后翻成倚醉逃。

赠台州陈孝廉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淮海扁舟忆暮云,三年此地再逢君。高情念我能相过,杯酒仍堪细论文。

送佐甫宗侯入永新兼寄何明府

明代 卢龙云

风含绿筱雨初收,景物萧然五月秋。不傲羲皇閒处卧,偏思河朔暑中游。

葵榴有艳归囊草,鸥鹭忘机傍客舟。此去羊何应共和,教人天畔忆登楼。

读封侍御雪林公传次和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极目西南越万山,德星曾羡照人寰。龙章焕引临关紫,豸綵光添舞袖斑。

玉树淩霄长挺秀,金茎分露旧承颜。堂封片石知无愧,最是高踪不可攀。

中春宴集汪氏西园

明代 卢龙云

中和启令节,旷望极春明。谷风舒以穆,百卉竞芬荣。

良辰既如许,胜赏复群英。会心安在远,方驾薄西城。

苑开凤台侧,嘉木荫芳亭。高丘环异石,池塘草并生。

万绿间红紫,禽鸟亦春声。暂此息尘累,先教俗虑清。

绮谭佐名理,雄辨恣峥嵘。已协沧洲趣,兼欣求友情。

坐久林霏合,轻飙逗野庭。馀寒恋衣袂,对酒谁独醒。

献酬屡促席,觞至必尽倾。晚归各留咏,刻烛韵斯成。

分携订后会,心知重合并。

郊居集句十首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小亭终日对幽丛,十载长安似梦中。

内外忘怀能自适,驱驰卒岁亦何功。

閒心不厌耕南亩,往事应须问塞鸿。

达士招邀同笑傲,徘徊却忆酒壶空。

初夏喜霁

明代 卢龙云

雨霁云初夏,林和树更春。莺声三四啭,偏助物华新。

武夷九曲歌寿少司马陈公七十有序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六歌曰:我所瞻兮一览台,溪流六曲苍屏开。振衣千仞出崔嵬,上与天游意豁哉。

谁其镌石扫莓苔,千年声响超群材。露零仙掌溢玉杯,葆真怡性貌若孩。

答张伯子比部

明代 卢龙云

回首看花越廿年,风流文藻故依然。非缘天上无知己,自是人间有谪仙。

玩世我同方朔隐,倦游君似马卿贤。相逢欲就餐霞侣,共听庐山瀑布泉。

咏史六首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恭俭之君,四纪如一。延义迩英,大书无逸。好生缓刑,惧灾修德。

罢榷蠲逋,库珠助籴。贪黩必防,罔私山泽。

送周太学南归寿亲

明代 卢龙云

海国冬梅报早春,泼醅春酒傍花神。瞻云岭外归游子,爱日堂前寿大人。

马上天香浮彩服,狐南星耀照灵椿。承颜且美连枝会,待尔名扬更显亲。

朱明洞景八首 其四 躬耕桑柘

明代 卢龙云

谷口未堪亲,嚣然若有莘。日斜桑柘影,倘见下徵轮。

初冬有事武闱登三山南楼眺望

明代 卢龙云

一上层楼寓目宽,南中十月只轻寒。南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

骑射此时资讲武,蒐罗他日备登坛。汉家颇牧频推毂,须信封侯事不难。

送康孟担西游访其叔郡丞

明代 卢龙云

千里竹林几梦寻,西行此日惬尘襟。孤舟夜泊风前笛,两岸秋声月下砧。

雾宿山光时隐现,岚飞野色半晴阴。柳江若过曾游地,应笑当年种柳心。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