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二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悠悠世事卜行藏,推毂同君荷郑庄。异地一隅甘守黑,东方千骑称怀黄。

河流并许沾馀润,里巷宁云汔小康。绩奏治平推第一,汉家公辅待循良。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咏史六首 其五

明代 卢龙云

太平天子,日临讲幄。赐酺赋诗,与众共乐。召对群材,激扬清浊。

亲录系囚,惧刑之虐。罢献五坊,汰侈还朴。

武夷九曲歌寿少司马陈公七十有序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三歌曰:我所瞻兮会仙岩,溪流三曲溪转深。海日初升开晓岚,游仙鸾鹤此中骖。

何以侑之杯行三,缘厓架壑穷幽探。山光水色媚清酣,千秋万岁乐且耽。

腊日饮李达卿国宾宅

明代 卢龙云

年华江国递相催,公暇同君一举杯。日晚歌声箫史凤,岁寒花节寿阳梅。

吴钩旧美传家重,徐榻新知为客开。醉别已先期后会,许随诗伴赏春来。

秋夜旅怀四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祇缘秋夜永,不寐更焚膏。四壁寒蛩响,霜天月正高。

寄题道州月岩和钱使君

明代 卢龙云

空山圆月挂岩阿,光霁由来此地多。近水楼台开宝镜,广寒宫阙傍银河。

乌啼绕树疏星晓,兔魄当杯浊酒歌。坐久天香云外落,玉笙几度醉嫦娥。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卢龙云

閒居水石差怡性,恋阙驺车又戒途。已愧朝阳冈上凤,漫随波泛水中凫。

考槃羡尔开三径,作赋令人重两都。康济并需岩穴士,先忧宁道只江湖。

寄答熊楚伯

明代 卢龙云

几载周南欲二毛,好将白雪向谁操。好薪薄宦怜余拙,丰草逃名羡汝高。

万壑云霞生倚杖,四时花月照濡毫。卜邻近有樽好约,雁帛空传望尚劳。

鄱阳湖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与王令公喜诸生新进

明代 卢龙云

文星夜灿碧云头,挟策翩翩喜见收。挟里并为新秀士,环桥争羡小瀛洲。

三千待奏公车牍,九万将腾海国秋。异日荐贤推上赏,岂惭车马锡诸侯。

济河杂咏八首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久客谙贫味,朝霞或可餐。湖光怜渐逼,虾菜此中宽。

即席寿胡司理时东园桃柳方盛

明代 卢龙云

二月中和淑景长,君家四美在东堂。已从绮席沾春酒,更喜华园对众芳。

丽日暖浮桃锦烂,条风轻动柳金黄。上林伫报迁莺会,来岁谁同醉羽觞。

鼓吹入朝曲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朝廷尊北极,地位切中台。久虚调焚任,妙选赞襄才。

使者纷相望,徵书蚤下来。箫鼓川原动,旌麾道路开。

嘉会投鱼水,欢声彻草莱。严程思侧席,翘首咏康哉。

得何明府京中书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万里书邮未易传,偶因鸿翼到南天。嵇生懒嫚年逾甚,祗向山林结静缘。

万松引为蔡孝廉作

明代 卢龙云

君不见桃李花,浅白轻红相间遮。伤春一夜林头雨,飘泊溪边片片霞。

又不见杨柳枝,娜婀千丝拂地垂。一朝霜气摧梧叶,总逐秋风陌上吹。

朔雪漫漫地冻裂,山间百卉俱欲折。岁寒何物可徵奇,苍翠长松端自别。

谁人家玩此珍图,传来的是蔡君谟。节概看君应类此,萎薾于今何有乎。

披图细睹万松树,傲雪淩霜自朝暮。龙干参差护岭云,虬枝葱茜含山雨。

陶径何言菊并存,丁年十八事堪论。托迹聊为处士隐,分荣不羡大夫尊。

闽中夹道君家物,彷佛今犹相咫尺。磥砢终须梁栋材,气色居然嵩岱植。

有时隔水奏笙簧,千年裂石摩穹苍。青牛或出樛枝里,白犬多居偃盖傍。

真人最爱风初入,服食还须俟五粒。更喜兴祥枯复生,共羡禀和高且直。

堪嗟杨柳望秋零,桃李当春只暂荣。岂似贞姿劲节长,不改万山摇落万松青。

清凉台偕诸同社再送公远得寒字

明代 卢龙云

珍重词盟未许寒,慇勤相送出江干。双林暂恋清凉胜,一水先疑聚会难。

沙鸟候迎征缆解,晚霞飞伴酒杯乾。茶园到日春犹好,谁共云亭月色宽。

勘水灾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水旱频盈奏,宵衣念转深。此时应召对,何以答天心。

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四 齐

明代 卢龙云

铁马功兴皂荚桥,旋看草禅接先朝。黄金土价应难并,白璧山灵似可招。

笔彩正回江氏梦,带围犹称沈郎腰。石城钟阜依然在,应教谁堪续旧谣。

四望楼晚晀

明代 卢龙云

群峰迤逦对凭阑,风物他乡醉里看。风壑淡烟笼野色,过云疏雨送秋寒。

地分瓯越关山迥,天尽东南宇宙宽。何必杖藜誇济胜,卧游吾已历千盘。

柏谷长春卷

明代 卢龙云

苍苍乔木出云岑,翠柏干霄始十寻。直干栽培根已厚,高枝雨露沐逾深。

岁寒并茂惟松径,地近连芳有桂林。若比汉家梁作咏,何如中谷自清音。

方延客而公出走笔缓之

明代 卢龙云

相逢须放好怀开,已拟花前共举杯。束带又从尘里去,却邀明月待君来。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