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盆兰二首 其二

盆兰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坐久香俱化,心同味倍宜。秋来还作佩,入梦有谁知。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百仙图为陈司马题

明代 卢龙云

何处山幽开洞府,苍松白石烟霞古。南极星腾涧壑辉,百仙并集呼且舞。

天门宛似辟三宫,天池又与二室同。莲比华山千叶秀,云气昆丘及阆风。

铁桥应是罗山曲,扶醉桥头鞭白鹿。斲得终南地肺芝,采药天台犹未足。

大会依稀赴幔亭,结庐主人亦谪星。海上蟠桃经岁熟,倚门云是董双成。

何必飞升同白日,棋局优游晋石室。羽扇堪挥障世尘,遍览名山愿已毕。

慇勤为谢吕纯阳,卢生犹解说黄粱。归与亦欲随仙侣,万态浮云酒一觞。

送谢参军转赋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财赋东南藉上供,梯航此日远相从。亦知岁事穷檐苦,独喜春光帝里逢。

治粟功多秦内史,持筹心慰汉司农。莲花幕下风流客,伫见贤声达九重。

抚宁侯母太夫人七十

明代 卢龙云

承家奕叶播勋名,寿母兼传颂鲁声。金紫天题初锡诰,斑斓人羡世簪缨。

韬钤吴越山河誓,锁钥江淮骠骑营。陟屺总依慈训近,导舆欣藉孝思成。

鸣珈象服宜颜孺,映玉清心称锦荣。瑶岛远来千岁实,朱门时聚五侯鲭。

年稀更觉春长在,福集恒加海不盈。谢氏满庭多宝树,汉家赐露溢金茎。

南山颂美娱亲意,北极恩深报主情。诏问可同张晋国,先朝盛事岂难并。

送谭永明山人之康州时以州乘应沈使君之辟

明代 卢龙云

旅游何地不逍遥,自爱云林隔市朝。刺灭独存狐史笔,路难宁羡马卿桥。

古文鸟迹谙奇字,方椠蝇头记里谣。见说郡斋悬榻久,可无高士应嘉招。

宿靖州江口寄怀陆郡丞

明代 卢龙云

风雨潇潇值晚秋,新寒入夜上衣裘。乱山四顾堪寥寂,旅舍孤灯感滞留。

昨暮管弦叨上客,今宵云树忆他州。会看前席归宣室,樽酒逢君续旧游。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侍直从容忆往年,一麾犹荷主恩偏。名留青琐来何暮,阁近朱明地是仙。

问俗海邦安抚字,奏成天阙重旬宣。君王念旧应无已,会有徵书自日边。

赠陈汝砺刺史请告寿母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五马何缘恋梓乡,倚门朝夕念高堂。瑶池已为传青鸟,归去天香溢彩裳。

河间道中遇雪

明代 卢龙云

雪色将风至,寒威上敝裘。解鞍非问酒,何以散离忧。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日南花木竞先春,自爱閒居岁月新。多少红尘随去马,相逢俱道看花人。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 其二 夏怨

明代 卢龙云

长路羁怀寄语微,暑移寒色昼凝晖。香风午送荷交艳,永日閒过燕并飞。

狂欲舞难禁弱力,晚方凉却怯絺衣。桑蚕未事多愁抱,装橐有时惬梦归。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当春几度惜春残,此日深宫乐事宽。戏罢金钱随步辇,名花千树许同看。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六 洽水环襟

明代 卢龙云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送何茂才游太学

明代 卢龙云

握手秋江送画船,为君初赋远游篇。三朝故事青箱习,千里轻蹄赤汗鲜。

翡翠明珠方贡越,黄金白璧重游燕。京华到日思何逊,谁遣梅花笛里传。

同诸生登紫阳阁

明代 卢龙云

紫阳高阁枕山阿,纡径层厓长绿萝。分得异莲疑玉井,飞来细瀑似银河。

境超下界尘俱寂,坐对南薰暑亦和。何必学仙仍学佛,此中真乐已云多。

送王君聘明府迁比部

明代 卢龙云

秋风海上送秋曹,几载怜君抚字劳。何必拾遗思汉汲,且看明允重虞皋。

白头慈母新纶檄,玄鬓仙郎旧佩刀。若道爰书非得意,于门他日为谁高。

喜童将军凯旋

明代 卢龙云

腊尽初看秉钺行,春明已奏凯歌声。共言荒徼时将泰,喜见长缨事竟成。

蛮峒总知瞻北极,圣朝无复议南征。夜来风雨溪头急,疑是天河洗甲兵。

和体韶妹丈劝发

明代 卢龙云

几年泉石托清流,差胜尘途感百忧。差为交亲辞野服,又随京国梦宸旒。

山间木叶催寒序,径里花枝恋酒筹。更美莼鲈思缓发,免教长路即悲秋。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碧山千叠削芙蓉,山下寒江旦暮通。南北路岐人易老,光阴多付客愁中。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卢龙云

念载驱驰道路难,买邻曾借一枝安。暂违松菊先生里,敢附风云国士坛。

蜀赋祗今危鸟道,楚歌元自爱幽兰。山中猿鹤君能主,莫拟移文异日看。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白羽明吾志,金鉴为君敷。道本侔伊吕,言堪等训谟。

唐室方求理,曷自混贤愚。及尔播迁日,追思亦已徒。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