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居集句十首 其三

郊居集句十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青山绿水共为邻,山色初明水色新。

渐老更思深处隐,相逢谩叹路岐身。愁窥白发羞微禄,暂引寒泉濯远尘。

故事悠悠不可问,酒杯难得是同人。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四 笏石当潮

明代 卢龙云

岧峣异石出岩头,一派潮声向此收。疑是山灵因望海,独能端笏礼阳侯。

懒石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丰草长眠境独幽,无营终日傍林丘。任教说法通神理,不为生公强点头。

送王尔祝计部考绩

明代 卢龙云

含香廿载旧鹓班,驿路驱驰拜阙还。驿俗向来多白眼,壮心谁谓老红颜。

任誇珠履三千客,更拟宫妆十二鬟。最是君王知念旧,承恩喜尔出燕关。

雨中闻莺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百啭声逾滑,群飞羽未乾。上林新绿满,容易一枝安。

送谢友可请假南归

明代 卢龙云

乡心长日念东山,渺渺仙帆不可攀。公府未须烦料理,讼庭偏爱有馀閒。

交游白下风流最,词藻黄初伯仲间。可道尚书期不顾,帝城花月待君还。

冬日雨中过瓦官寺分赋得九青韵

明代 卢龙云

朔雪年来少,玄冬雨复零。风驱寒作阵,烟锁翠为屏。

闭户宁高卧,怀人忍独醒。冲泥循野径,驻马叩禅扃。

身世元漂梗,朋游乍合萍。笑谈多会景,礼法尽忘形。

芳润鸡园遍,慈云鹿苑停。品茶偕陆羽,颂酒对刘伶。

林隐僧寮暝,灯连佛殿青。厨分香积饭,诵听法华经。

授简矜词丽,论文聚德馨。蒲团淹坐久,檐溜转泠泠。

五月五日过新安冯明府招集柳将军庙时诸葛邓二君俱以董河役适至

明代 卢龙云

江南江北路初分,万里乡书未易闻。万序孤舟逢五日,弟兄同社忆离群。

东道更谁为地主,西河却有大冯君。命驾频烦江之浒,折简慇勤日将暮。

置驿真能似郑庄,下榻何当比徐孺。将军祠宇自昔年,此地壶觞亦嘉晤。

况兼二客千里逢,促席开尊并许同。诸葛雅称丞相裔,邓君亦有长成风。

倾盖乍交情若故,把酒剧谈词俱雄。乡园蒲艾岂须设,故人鸡黍自堪悦。

君不见清时无事辟兵符,翕河已仗群公力。淮海应高卧治名,簿书岂废逢迎客。

休向三闾羡独醒,且须一醉同今夕。

答陈子成秋夕见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草堂幽寂枉瑶篇,何处尊开白雁前。异地长怀人似玉,良宵几待月初弦。

了无奇字堪相问,莫把新诗更与传。鞭弭中原看此日,预期金石为君镌。

海虞十二景 其十一 玄林鸽井

明代 卢龙云

卓锡何年至,泉流雪乳寒。群飞天外羽,几就洞中丹。

花雨兴龙窟,慈云覆绮阑。酌来应觉爽,沆瀣不须餐。

过豫让桥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千年气节未沉沦,自许孤忠愧后人。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海虞十二景 其九 绝壁悬门

明代 卢龙云

百丈丹梯迥,乾坤拓此山。高疑通帝座,幽可列仙班。

日月平临照,风云递往还。祗应人世外,别自有天关。

赵司教报满赵柳州人其门下杨生索诗为赠

明代 卢龙云

十年曾记柳江湄,折柳樽前赠别离。望远星高荀氏里,怀人春满谢家池。

鱼鸿异地风尘渺,桃李山城雨露私。最喜弹冠将及代,鳣堂遗事总堪期。

皞如阻风江上复有寄怀之作次和

明代 卢龙云

遥望江头彩鹢飞,轻鸥点点暮烟微。心随驿路川原远,目断来鸿信息稀。

天划重湖波淼淼,诗因同调思依依。石尤不谓翻留客,正值思君半掩扉。

送邓玄度给谏出佥楚宪

明代 卢龙云

几烦封事达明光,请剑还期出尚方。祇信臣衷元粹白,难符众论不雌黄。

君门渐远恩非薄,宪府新开画自长。岂为食鱼思建业,将同回雁起衡阳。

鄱阳湖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朱明洞景八首 其一 浮邱别墅

明代 卢龙云

旧社窥丹井,开林别有天。东山留谢傅,挹袖侣群仙。

送何太学入京

明代 卢龙云

秋到炎消海上天,新凉堪引孝廉船。向来珠树依三秀,此去金茎待四迁。

藉藉才名芳水部,寥寥经术老菑川。中朝自有山公在,姓字都从启里传。

方延客而公出走笔缓之

明代 卢龙云

相逢须放好怀开,已拟花前共举杯。束带又从尘里去,却邀明月待君来。

都门赠马平俞生

明代 卢龙云

二十年前忆柳州,论文当日几相投。论薪似我方沦落,抱玉如君亦滞留。

再出尚图怜故剑,重逢更欲赠吴钩。匆匆又作都门别,莫向桑榆薄晚收。

喜童将军凯旋

明代 卢龙云

腊尽初看秉钺行,春明已奏凯歌声。共言荒徼时将泰,喜见长缨事竟成。

蛮峒总知瞻北极,圣朝无复议南征。夜来风雨溪头急,疑是天河洗甲兵。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