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寿林左史九十

寄寿林左史九十

明代 卢龙云

一自投簪逸海滨,壶山烟月自为邻。林泉养邃三朝硕,龟鹤龄开九十春。

末路浮名庄叟达,初筵宾戒武公陈。天将遐算优遗老,况复琼枝雨露新。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

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中秋玩月值文闱试士日答廖文学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露气初寒凭槛外,月华高映举杯前。新晴雨洗看逾洁,入夜云开望独圆。

索处未应甘抱寂,满庭无奈正连娟。豪吟已为秋生色,顾影何须只自怜。

答张伯子比部

明代 卢龙云

回首看花越廿年,风流文藻故依然。非缘天上无知己,自是人间有谪仙。

玩世我同方朔隐,倦游君似马卿贤。相逢欲就餐霞侣,共听庐山瀑布泉。

出邯郸西郭悯荒

明代 卢龙云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寥寥几家太,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

出塞曲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天兵夜度辽,去家几千里。霜落塞草几,朔风动地起。

驰突羽林郎,召募良家子。弓刀各在腰,人人乐殊死。

奋勇争先登,所向应披靡。长歌早入关,誓将雪国耻。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六 洽水环襟

明代 卢龙云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答廖隐君三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齿德由来重月评,词坛兼羡一鸿生。平反我愧文无害,恬寂君方觉有情。

玄论几看围屡解,白头宁道盖初倾。阶庭雨露多兰玉,一任儒林自著声。

芜湖舟中赠王虞部

明代 卢龙云

春江花月夜维舟,杯酒多君念客游。山泽灌输随物力,金钱积贮待前筹。

诗因水部怜同调,启入山公羡独优。将作频烦真此日,庙堂仍仗佐先忧。

题画四首 其一 琴

明代 卢龙云

已得琴中趣,更操弦上音。美哉山泽意,谁解识汾阴。

答林无华时自莆中来访因之阳春

明代 卢龙云

世上少知音,与君初握手。文章宦达我难兼,满耳蛙鸣亦何有。

九漈壶山类毓奇,见君颇恨识君迟。囊中白雪堪谁和,听尔复赋阳春时。

董参军惠铜雀砚余以晋砚酬之皆古物也为赋二绝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当年陶埴意,祗为美人工。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瓶莲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翠盖环池远,红妆入户妍。双双疑解语,应是水宫仙。

答梁文学兼约过小集

明代 卢龙云

宦舍萧然一径深,逢君杖屦喜初临。他乡短刺希投合,流水长桐自赏音。

已慕逍遥庄叟达,岂嗟留滞越人吟。春光浩荡堪娱客,绿满池塘柳渐阴。

韶州谢使君考绩

明代 卢龙云

江流曲抱九成台,冉冉芙蓉夹岸开。山郭但逢廉叔晚,苍生终赖谢公才。

心劳雁泽荒为政,诗劝雌堂暇自裁。报绩九重先赐玺,徵书还自日边来。

江行即事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舟过维扬雪尽消,片帆南接大江潮。梅花两岸飞残腊,转付春风入柳条。

送佐甫宗侯入永新兼寄何明府

明代 卢龙云

风含绿筱雨初收,景物萧然五月秋。不傲羲皇閒处卧,偏思河朔暑中游。

葵榴有艳归囊草,鸥鹭忘机傍客舟。此去羊何应共和,教人天畔忆登楼。

馀庆堂为郝司理赋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亲舍瞻云万里遥,桂丛犹记小山招。莫论巢许轻尧禄,须信金张重汉貂。

玉树栽培来已远,金茎雨露喜初饶。总缘召顺膺多福,不尽恩光下九霄。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 其五

明代 卢龙云

小草何缘复出山,强将名姓在人间。强来潘令拙为政,谁似萧郎久抱关。

诗自郢中推雅调,谈来稷下对开颜。衣冠旧国皆王会,何必蓬莱供奉班。

过豫让桥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匹马踟蹰度石桥,寒沙古木共萧萧。总缘国士恩难报,留得英雄恨未销。

送梁公益归五羊

明代 卢龙云

自我违乡国,栖栖逐旅尘。腰肢曾未改,面目强看人。

公事日纷纠,幽绪无由申。客从远方至,云是故乡亲。

倒衣且迎客,悲喜难具陈。问客来何所,薄游遵海滨。

江山恣历览,意气念沉沦。而我滞行役,感君相顾频。

探囊多赋草,翰墨总鲜新。羡君耽著作,家学相因循。

骚盟递雄长,嗣业踰簪绅。赠我皆珠玉,炫目豁心神。

于我聊信宿,谈论辟荆榛。念当从此别,独行良苦辛。

还家逼岁暮,梅花及早春。沧洲生事足,会有访垂纶。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