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八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戚戚兄弟,念祖攸行。令仪令德,孰敢不经。夙兴夜寐,无忝所生。

自求多福,罔坠家声。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胡闰乱华,抗迹遗世。秉尚伊何,累仁积义。启佑斯勤,引而勿替。

浚发其祥,承休滋大。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二 兽石龙吟

明代 卢龙云

突兀孤峰孰斗奇,地灵盘毓许先知。冲霄头角看来近,戛石音声识者希。

亭似草庐诸葛卧,人方渔钓渭阳师。天池云雨年年在,递看飞腾万里时。

磻溪图

明代 卢龙云

一溪聊以遂吾安,溪上乾坤亦自宽。潦尽微澜清鹤渚,月明香雾湿鱼竿。

林塘兴洽扁舟雨,鸥鹭机閒几里滩。筋力百年殊健在,后车宁作众人看。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侍直从容忆往年,一麾犹荷主恩偏。名留青琐来何暮,阁近朱明地是仙。

问俗海邦安抚字,奏成天阙重旬宣。君王念旧应无已,会有徵书自日边。

蟠桃行

明代 卢龙云

春风桃花千万树,几日飘零逐春去。几月枝头实正圆,频经采摘知何处。

别有兹桃种最佳,灵根久托在仙家。栽培不染尘寰土,枝干时披阆苑霞。

开花结实三千岁,应候经期长不改。筠笼相赠罕致之,时向瑶池宴里在。

东方小儿岂不良,惯饮金盘玉屑浆。三过桃林采其实,寘之怀袖托天香。

慇勤为谢西王母,彼是人间大隐侣。天上何年失岁星,流作金门陆沉者。

后来桃熟好相招,免向林园更复取。

北上赴谪次浈阳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满天风雨客程劳,鬓有新霜欲二毛。往事不须重记忆,寒流东下水滔滔。

起复北上答友人寄赠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柳色青青似渭城,翩翩文藻出西京。翩居水石心难系,前路莺花春始明。

寸禄祗应随世用,尺书无奈别君情。秋怀万里风云壮,彩笔还看起大名。

夜渡苑家口时月出东方水天一色酷类江南之景

明代 卢龙云

月出波光涌,秋深露气寒。观涛心欲壮,击楫道偏难。

灯火渔家集,帆樯估客欢。江南多泽国,此地却同看。

海虞十二景 其八 瑞石亭台

明代 卢龙云

磐石依山曲,孤根岁月遒。台成堪坐啸,亭在可销愁。

截雨疑犀浦,听箫作凤楼。飞仙宁道远,此地足夷犹。

风节堂四咏 其二 竹

明代 卢龙云

风袅清声万玉,霜淩劲节千竿。秀色公馀堪览,飞来更有凤鸾。

初至长乐

明代 卢龙云

长乐钟声谒帝游,今宵长乐是遐陬。海滨何处非王土,吏牍劳人敢自愁。

西北战尘犹未息,东南民力总堪忧。四方但幸长无扰,不怨天涯更滞留。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卢龙云

念载驱驰道路难,买邻曾借一枝安。暂违松菊先生里,敢附风云国士坛。

蜀赋祗今危鸟道,楚歌元自爱幽兰。山中猿鹤君能主,莫拟移文异日看。

曾泽卿侍御以东宫覃恩封其父如己官

明代 卢龙云

四百峰头旧结庐,承恩初下紫泥书。承传白兽添春酒,驾引青牛易鹭车。

桓典已闻推避马,于公能自应高闾。祥光夜夜瞻南极,总是前星映彩馀。

和周文学守岁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海内称诗富谢陶,中原鞭弭复吾曹。中篇自愧才名后,彩笔谁干气象高。

改岁韶华增舜历,异乡交谊得周醪。休怜客思多寥寂,次第春风入李桃。

陈侍御奉母太孺人还里

明代 卢龙云

雪满初阳候,斑衣下直庐。春风覃帝里,昼锦导亲舆。

柳色逾燕甸,花光接赵墟。瑶池青鸟使,玉殿紫鸾书。

黄发应多祉,白眉久不虚。登车雄孟博,驱传美相如。

旧德贤星聚,新恩湛露馀。萱庭光列鼎,梓里羡充闾。

莫恋青霞久,须知白简疏。称觞娱寿域,封事想宸居。

将母重来日,鱼轩引鹭车。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碧山千叠削芙蓉,山下寒江旦暮通。南北路岐人易老,光阴多付客愁中。

寒食后试新茶因忆故山植茶先垄之畔间别者数年矣

明代 卢龙云

何处茶山好,云腴美建溪。黄芽先蛰出,紫笋入春齐。

持赠逢新火,斜封认远题。故园应比昔,客梦几樵西。

和咏物诗十首 其九 松涛

明代 卢龙云

幽姿错落涧边生,虚谷泠泠应水声。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

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

瓶莲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翠盖环池远,红妆入户妍。双双疑解语,应是水宫仙。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五

明代 卢龙云

伍世其昌,逮我王父。克俭克勤,诗书烈祖。表正乡闾,回澜砥柱。

责报于天,如携如取。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