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为刘生题日升图赠杨郡丞

为刘生题日升图赠杨郡丞

明代 卢龙云

海门朝旭映扶桑,指顾辉腾被八荒。云影三山连浩渺,波光万里出苍凉。

川原在处皆生色,草木何心亦向阳。莫笑野夫贪曝背,由来普照尽穷乡。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赠刘提盐署郡捕

明代 卢龙云

三城苍赤幸依刘,筹策兵农事事优。筹灶牢盘供裕国,一方锁钥佐为州。

官閒未比曹疑马,俗易行看剑买牛。盐铁不须持汉议,消弭兼颂富民侯。

答郑伯育远寄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错落新篇炫彩霞,来从通德郑君家。怜余市语曾三至,羡尔遗经尚五车。

渺渺千山迟过雁,盈盈一水望仙槎。相期志业初无量,争奈尘途鬓欲华。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五

明代 卢龙云

忆昔分符海上城,寸心无日不悬旌。官同即墨宁干誉,政比丹徒却坐清。

拙宦久劳州郡职,汉庭多薄少年生。蛾眉渐老应销妒,启事何当辱鉴衡。

答杨肖韩民部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出山惭我负流年,更忆林园乐事偏。五老峰辞青嶂外,六朝迹览白门边。

身淹薄宦思来日,书至加餐念各天。彩笔纵横知寡和,琼琚报莫为君传。

题王孙雪在堂

明代 卢龙云

绵绵浚泽出天潢,作室于君羡肯堂。白雪高峰齐峻洁,朱门奕叶有辉光。

日华宫比延贤旧,天禄楼如校艺长。人道本枝同百世,看看玉树久逾芳。

东门行为采珠者作

明代 卢龙云

出东门,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

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

苦别离,寥落荆布妇,呱呱黄口儿。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

明明谁敢欺。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何时当来归,生还但愿同餔麋。

苦热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天上金犹伏,人间暑未消。宫恩无玉井,翘首待凉飙。

答廖隐君三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齿德由来重月评,词坛兼羡一鸿生。平反我愧文无害,恬寂君方觉有情。

玄论几看围屡解,白头宁道盖初倾。阶庭雨露多兰玉,一任儒林自著声。

答钱五卿郡丞

明代 卢龙云

虞山琴水隔风烟,屈指离亭十八年。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

答李大顺寄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绵绵远道隔星霜,几度思君到海阳。几尔抽簪还雾豹,只凭留舄恋星凰。

犹馀岭海甘棠爱,堪笑岷峨畏路长。最是穷愁工著作,却教泉石美词章。

出塞曲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边城雪初下,都护远从戎。长驱十万众,直赴青海东。

并抚如霜剑,齐弯似月弓。兵威连杀气,耿耿贯长虹。

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

郊居集句十首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公门何事更相牵,独上高楼思渺然。养拙久判藏姓字,僻居惟爱近林泉。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岩锁翠烟。

自笑无成今老大,日高窗下枕书眠。

忆郊居并答仲升

明代 卢龙云

旧辟郊亭称地主,别来花雨几阴晴。自缘旅泊悲龙剑,长忆仙流咽凤笙。

下走马牛迹尚混,故山猿鹤怨难平。何时秉烛西园会,得句池头月五更。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

明代 卢龙云

秦越山川万里遥,临岐杯酒别魂销。临看客舍萍初合,愁见离亭柳半凋。

多士正投知己遇,孤卧终恋圣明朝。我因同病相期切,听尔除书下九霄。

寄怀沈使君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千里牂牁溯上游,从前彫弊说西州。从随一鹤来炎徼,却望三龙识沈侯。

兴革备闻经画远,江山聊与颂声留。即论治行东南遍,谁擅专城第一流。

熊颜二茂才各以诗为贽赋答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蓬莱宫阙待仙班,倾盖逢君暂解颜。结客少年场渐散,异乡岐路辙俱环。

相看气味投兰芷,不为泥途弃蒯菅。珍重双珠来合浦,案头交映夜光寒。

观迎春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登楼入望见春明,处处池塘草欲生。花胜分来笔共彩,辛盘更侑羽觞行。

入京补谪奉老母暂居清源途中感述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冲泥匹马笑重来,可道王阳驭未回。寸禄总非淹国士,北堂还待旅颜开。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凉月扬辉逗碧纱,从前幽恨托琵琶。今宵伴月看歌舞,翻笑姮娥独岁华。

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圣治日休明,奇文播芬郁。伊我二三子,于何绍芳躅。

大雅既堪师,稽古念逾笃。末学安足云,中行贵独复。

探讨多会心,俦侣情俱属。梦寐昔贤豪,千秋矢与续。

日月惜居诸,飞光一何速。艺苑有宗工,相期善自勖。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