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

明代 卢龙云

秦越山川万里遥,临岐杯酒别魂销。临看客舍萍初合,愁见离亭柳半凋。

多士正投知己遇,孤卧终恋圣明朝。我因同病相期切,听尔除书下九霄。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舟中寒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水宿愁零雨,江寒傍客裘。川原犹万里,漂泊且孤舟。

不为资三径,何缘薄一丘。关心无限事,揣分愧宜休。

闻宁夏警报

明代 卢龙云

圣世承平日已久,韬甲休戈但坐守。韬闻天子猎长杨,不见将军屯细柳。

一朝羽檄西北驰,惨淡秦州战角悲。白骨如山被原野,赤燧中宵动鼓鼙。

此时大将方推毂,万里何辞挽刍粟。决策应过汉子房,壮猷岂但周方叔。

骄虏旋闻悔祸殃,小丑何堪距大邦。威仪复见汉官旧,转战无须六郡良。

豺狼族类心难测,周秦以来无上策。浪说佳兵事不祥,敢谓和戎利已得。

乘胜还须缚左贤,铭功有待勒燕然。北伐似闻歌六月,东征何必待三年。

直使王庭空绝漠,尽致降夷称属国。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

初入邯郸境谒吕翁祠口占

明代 卢龙云

大陆秋澄旅邸开,停鞍一眺吕仙台。相迎父老应含笑,前度卢生今又来。

题小景八首 其一 渔

明代 卢龙云

风清鸥鹭渚,波静荻芦湾。何必桃源渡,孤舟尽日閒。

送王君聘明府迁比部

明代 卢龙云

秋风海上送秋曹,几载怜君抚字劳。何必拾遗思汉汲,且看明允重虞皋。

白头慈母新纶檄,玄鬓仙郎旧佩刀。若道爰书非得意,于门他日为谁高。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五 十洋城市

明代 卢龙云

百里专城傍海濆,千家鸡犬日相闻。南荒卉服通朝贡,北阙龙章净岛氛。

山郭但裁招隐赋,楼船何事伏波军。勿言近市多喧杂,亭敞时堪驻白云。

从张高二宪使阅视舟师

明代 卢龙云

扬波无奈杞人忧,赖有材官据上游。水寨当关雄虎豹,楼船截海壮貔貅。

衣袽实切中流戒,桑土能周未雨谋。但得务农销战甲,免从烟水问戈矛。

答友人西游见寄

明代 卢龙云

远道何由折简呼,花前曾记伴提壶。书邮渐讶八行少,诗债才偿一事无。

留客江山知信美,怀人风月隔欢娱。几回欲报加餐字,西岭云深雁影孤。

送柯国博之任岳州司马

明代 卢龙云

殷勤相送出江滨,草色波光及暮春。三楚风流新佐郡,百年礼乐旧成均。

情悬桑梓应同切,心为苍黔亦已频。政暇岳阳多览胜,勋名还拟范公伦。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五

明代 卢龙云

晴日春晖满洞门,名花历乱野花繁。游人入夜浑忘倦,秉烛还来倒绿尊。

守钱五卿使君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忆与君别处,春风入新柳。今日思君时,花落满林薮。

岁月焉可留,千里空回首。兴至拂瑶琴,公馀呼浊酒。

惜乏赏心人,对景亦何有。

出邯郸西郭悯荒

明代 卢龙云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寥寥几家太,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

海虞十二景 其六 桃涧飞泉

明代 卢龙云

涧水飞流出,桃花夹岸开。穿林疑作雨,喷壑自成雷。

选胜堪移杖,探幽屡举杯。武陵休再入,聊此涤尘埃。

过宁远值王直夫公出不得晤语赋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闻君事结束,驾言入上都。述职趋王会,宁辞涉远途。

羡君居此邑,发轫骋良图。政甫逾期月,惠泽已全敷。

书生宰百里,黄白徯来苏。宁静希单父,恬淡等菜芜。

朝天类化叶,入境方治蒲。归来增秩后,夹道拥欢呼。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凉月扬辉逗碧纱,从前幽恨托琵琶。今宵伴月看歌舞,翻笑姮娥独岁华。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傍舍新营可数椽,一尊许我坐谈天。剑光入夜床头出,似有青藜烛汗编。

赵司教报满赵柳州人其门下杨生索诗为赠

明代 卢龙云

十年曾记柳江湄,折柳樽前赠别离。望远星高荀氏里,怀人春满谢家池。

鱼鸿异地风尘渺,桃李山城雨露私。最喜弹冠将及代,鳣堂遗事总堪期。

都门赠马平俞生

明代 卢龙云

二十年前忆柳州,论文当日几相投。论薪似我方沦落,抱玉如君亦滞留。

再出尚图怜故剑,重逢更欲赠吴钩。匆匆又作都门别,莫向桑榆薄晚收。

初夏喜霁

明代 卢龙云

雨霁云初夏,林和树更春。莺声三四啭,偏助物华新。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

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