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腊日饮李达卿国宾宅

腊日饮李达卿国宾宅

明代 卢龙云

年华江国递相催,公暇同君一举杯。日晚歌声箫史凤,岁寒花节寿阳梅。

吴钩旧美传家重,徐榻新知为客开。醉别已先期后会,许随诗伴赏春来。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傍舍新营可数椽,一尊许我坐谈天。剑光入夜床头出,似有青藜烛汗编。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想像遗踪五百年,溪山留胜尚依然。一时厉禁浑无恙,万古斯文赖有缘。

仰止将兴闽绝学,景行端藉曾多贤。讲堂况复馀光霁,桃李当春已自妍。

送佐甫宗侯入永新兼寄何明府

明代 卢龙云

风含绿筱雨初收,景物萧然五月秋。不傲羲皇閒处卧,偏思河朔暑中游。

葵榴有艳归囊草,鸥鹭忘机傍客舟。此去羊何应共和,教人天畔忆登楼。

赠台州陈孝廉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清霜几夕送秋来,南客乡思渺未裁。君亦京华同旅邸,夜凉曾否梦天台。

野水

明代 卢龙云

得雨偏成势,因风亦起波。总知行路者,愁对夕阳多。

送练生还峡江并柬黎明府有引

明代 卢龙云

海畔移家号义门,忠魂馀庆及闻孙。此生自幸天无外,异地长怀江有源。

物色几年劳梦寐,奉尝千里托蘋蘩。荒凉故宅成羁旅,推食犹凭地主恩。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归来似为厌时名,又听阳关送别声。得丧漫同失马叟,去还宁比弃繻生。

惭余浪迹过三仕,喜尔雄文重二京。莫遣风尘双鬓改,东隅犹及见功成。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

明代 卢龙云

秦越山川万里遥,临岐杯酒别魂销。临看客舍萍初合,愁见离亭柳半凋。

多士正投知己遇,孤卧终恋圣明朝。我因同病相期切,听尔除书下九霄。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七

明代 卢龙云

草色芊绵望,蝉声断续闻。舟中无一事,匡坐对南薰。

周进士赴柳州司理枉过见赠赋答

明代 卢龙云

孤城忆我曾游地,此日逢君感慨深。拙政祇能宽积赋,远民敢自厌殊音。

身辞瘴岭惭无补,梦绕蛮烟思不禁。愿得谳疑冤尽洗,敢劳城郭问棠阴。

过豫让桥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匹马踟蹰度石桥,寒沙古木共萧萧。总缘国士恩难报,留得英雄恨未销。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光阴一度一年华,政暇平干早放衙。残腊送馀无一事,坐看春到万人家。

读杨忠悯公集

明代 卢龙云

在昔乘嘉运,深宫事玄默。天子但垂衣,虚心委贤硕。

谁其负端揆,转为狐鼠窟。所以节直者,怒发眦为裂。

是时杨职方,尤称铁石肠。立谈辄太息,颇类戆与狂。

大廷初抗议,流落谪边疆。赐环未几日,吐论眉转扬。

请剑务诛佞,激烈由天性。何知逆耳言,叩阍不可听。

屈首就簿责,幽系伤形影。微臣亦何辜,天王自明圣。

伤哉遘憸壬,甘为虎蟒嗔。爱憎移生死,烈士乃陨身。

直气元不改,方幸已成仁。馀作忠魂补,兼以待后昆。

人心自不昧,天心亦可回。一朝朝论定,殊恩及夜台。

嗣子悯先志,勋业起尘埃。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

夜雨偶成和邓玑伯刺史

明代 卢龙云

谁遣閒愁到酒边,感时触事意相牵。感缘衣食家为累,梦落风波道苦邅。

孤坐有怀徒耿耿,忧心无地不悁悁。夜来甘雨应沾足,且为三农庆有年。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七

明代 卢龙云

祖道不堪乡土别,绨袍偏恋故人心。绨缘慷慨思燕筑,却任漂零作越吟。

白社几年曾伴月,苍生何处拟为霖。疏才薄宦知无补,竹户谁开待抱琴。

送金友玙归龙溪

明代 卢龙云

三十年前问蹇修,曾将名姓达荆州。曾缘卞璧初难遇,犹幸燕金晚见收。

当日挂冠人已远,此时倾盖义偏投。于公门第多馀庆,看尔扶摇九万游。

送袁仲子赴阙

明代 卢龙云

海日初腾雾欲消,似闻鲲运向层霄。图南羽翼三山动,直北风云万里遥。

伯仲交游天下士,词章出入圣明朝。凤池旧侣今应在,赋雪吟春并可招。

夏杪鸡鸣山阁宴集

明代 卢龙云

楼阁空中傍翠微,招邀乘暇叩岩扉。平临树色当窗见,倒映云光入户飞。

望远不禁怀古意,宦情宁与赏心违。坐来残暑都忘却,凉吹先秋欲满衣。

复儿生答诸贺者四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海色寒馀渐向阳,官梅香并佩兰香。握中玉似蓝田秀,掌上珠疑合浦光。

未卜他年为凤羽,欣占此日是熊祥。承君为奏将雏曲,彩笔何如错弄獐。

建朱文公祠崇祯堂

明代 卢龙云

师友渊源聚乐时,于今俎豆复同祠。儒林有传归青史,异世无阶迩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一时堂构践遗基。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