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芜湖舟中赠王虞部

芜湖舟中赠王虞部

明代 卢龙云

春江花月夜维舟,杯酒多君念客游。山泽灌输随物力,金钱积贮待前筹。

诗因水部怜同调,启入山公羡独优。将作频烦真此日,庙堂仍仗佐先忧。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郊居集句十首 其七

明代 卢龙云

出处当时已熟筹,一尊风雨属渔舟。

白云多处应频到,芳草何年恨即休。万里悲秋常作客,群公暇日坐销忧。

林间扫石安棋局,不拟将心更养愁。

署中连赏牡丹呈周姚苏谭四曹长共三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公馀呼酒问花神,秋署何缘别有春。林萼已堪过魏紫,樽醪况复得周醇。

一时折柬俱能至,竟日飞觞未厌频。醉后天香衣更染,宝阑嘱护露华新。

祷雨有应侍老母小酌

明代 卢龙云

二月不雨春事迟,忽看檐外雨飏丝。一杯解动慈颜豫,共喜民间有孑遗。

送刘比部入贺千秋便道归霸州兼寄怀诸旧游

明代 卢龙云

家住畿南近帝城,前星咫尺望中明。班悬法从鸠司远,颂入承华鹤禁清。

晓拜枫宸思论对,昼游梓里重含情。当时朋旧今何似,为道难忘客舍并。

海虞十二景 其八 瑞石亭台

明代 卢龙云

磐石依山曲,孤根岁月遒。台成堪坐啸,亭在可销愁。

截雨疑犀浦,听箫作凤楼。飞仙宁道远,此地足夷犹。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卢龙云

千古东山慕谢安,蓬蒿一径岂同看。蓬言并拟幽人宅,赤帜谁堪大将坛。

霜映万枫帆影度,斗连五夜剑光寒。悠悠燕粤音书隔,期尔方弹贡禹冠。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碧山千叠削芙蓉,山下寒江旦暮通。南北路岐人易老,光阴多付客愁中。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六 三径琴尊

明代 卢龙云

薜萝深径敞幽居,暇日琴尊亦自娱。时向竹间留二仲,岂缘日涉但篮舆。

和友人闻报生孙

明代 卢龙云

天畔祥光炫晓霞,旅中新咏庆年华。蓝田秀出阶前玉,彩笔欣增梦里花。

此日桑蓬初应瑞,他乡萍梗总为家。开颜会见飞腾翼,万里扶摇自海涯。

芜湖舟中赠王虞部

明代 卢龙云

春江花月夜维舟,杯酒多君念客游。山泽灌输随物力,金钱积贮待前筹。

诗因水部怜同调,启入山公羡独优。将作频烦真此日,庙堂仍仗佐先忧。

送刘僚长出守楚雄

明代 卢龙云

西南天远净妖氛,琴鹤翩翩一使君。六诏晓迎千骑月,五溪春度万山云。

年来积贮筹俱定,此去承宣望倍殷。治行急须求异等,玺书期尔得先闻。

朱明洞景八首 其四 躬耕桑柘

明代 卢龙云

谷口未堪亲,嚣然若有莘。日斜桑柘影,倘见下徵轮。

义犬行有序

明代 卢龙云

犬马之私世所有,衔恩总缘豢养久。衔生之际义所难,胡然得之丧家狗。

吁嗟乎,白杨古冢空累累,不见声称及后来。丰碑长傍一抔土,题以义犬何奇哉。

行如狗彘人羞比,留却芳名翻若此。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衔节堪与。

宿草荒阡掩秽骸,往来观者嗟未已。君不见鹄苍昔日美徐宫,礼锡君王称狗垄。

又不见洛下传书慰陆机,亦留孤冢呼黄耳。古之葬者若论功,今之葬者彰其义。

乾坤正气属斯人,平生恩爱与谁亲。一朝反眼不相识,羞对前丘义犬坟。

赋得丰城剑送李银台北上

明代 卢龙云

夜色辉河汉,神光焕斗牛。星文看启匣,龙气望登楼。

赤堇精初现,昆吾瑞始浮。雌雄当有合,水陆用咸优。

岂比周南滞,行携蓟北游。银台倚禁直,玉陛迩宸旒。

吴市来干镆,中原静寇雠。应时须斩佞,画地可封侯。

巧冶功逾显,壮图愿渐酬。埃尘常自拭,魑魅迥生愁。

铅割羞莲锷,弹歌念蒯缑。与君含笑赠,飞梦亦皇州。

雄州陈司理考绩

明代 卢龙云

几度梅花对法曹,岭头春雪唱逾高。岭陵聚后星为福,肺石清来目屡蒿。

侍从频年虚召对,平反今日正书劳。趋朝便拟看花去,为问玄都观里桃。

冉伯牛墓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自古天难定,斯人疾久婴。止馀南牖诀,堪与暴平生。

得家报喜咸儿生

明代 卢龙云

千里椷书自粤南,真传消息喜逾深。官同鸡肋淹微禄,家有熊祥送好音。

此日已徵兰入梦,他时应附桂为林。年来棣萼关情处,重睹连枝慰远心。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日南花木竞先春,自爱閒居岁月新。多少红尘随去马,相逢俱道看花人。

鄱阳湖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极目烟波接远天,王师曾此驻楼船。帆樯上下因风候,犹似扬澜大阅年。

答罗茂才兼送南归

明代 卢龙云

萍蓬天外忆罗浮,客路风霜感百忧。客鹤唳穷千里月,断鸿声彻九江秋。

时情漫道同云薄,往事都教付水流。悬榻自知惭仲举,可能徐孺共淹留。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