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香雾氤氲紫阁重。仰天德,瞻帝容。星辉海润,甘雨间和风。
乐比鸢鱼,瑞呈麟凤。永献卷阿颂。
怡菊歌赠童相士
品菊如相马,不在骊黄间。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
维时日月俱逢九,千山萧森松柏后。且看归去三径花,况有生前一杯酒。
酒酣耳热歌呜呜,白眼仰视云天无。虎头燕颔秪俗辈,鸢肩火色谁丈夫。
拂衣起就菊花舞,白头童童风缕缕。金钱若解买秋光,更种明年一千树。
唐夫人五解 其二
遗孤悲六尺,今才三尺馀。黄昏灯火里,联坐教诗书。
壬寅中秋夜同姜明叔王元采玩月
蓬瀛东望月华圆,咫尺烟霄万里天。屏翳驱云怜浩荡,铢衣和露斗婵娟。
良宵嘉会俱难得,天上人间各有缘。十二阑干须遍倚,莫论风雨是何年。
送顾生文美游瑞安
碧峰黄叶酿高秋,满架图书手校雠。见说远游南海去,好随龙气望瀛洲。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四
水阔风恬晓露浓,半空云气尽成龙。万方无事君王圣,河伯阳侯次第从。
和荅胡汝载
琼林珠阁不胜寒,惭负时趋白玉阑。独抱琴书耽寂寞,谁从花竹问平安。
沈腰己瘦频移带,潘鬓新添欲满冠。相对长安同作客,椷诗特地劝加餐。
恭谒显陵二首 其一
曈昽曙色映祥云,台殿岩峦锦绣纹。春气正浓连王气,人文逾朗应乾文。
水知宗海千川合,脉是真龙五岳分。愿献周原瓜瓞颂,万年长拥圣明君。
与周适斋潮州过张龙山樊柳圃纳凉
明月谷阳水,长桥卧綵虹。绿杨风不动,人在镜光中。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一
闽山南去是鳌峰,鳌峰草堂多卧龙。春随花路八千里,天锁烟霞十万重。
题文徵明画
笔下尘埃一点无,开图知是贺家湖。开风九月菰蒲岸,横着溪舟看浴凫。
阿明此艺称独步,前身妙绝元姓顾。安得置之水晶宫,卧看云烟落毫素。
寓谷亭二首 其二
驾言登高丘,凭南望天涯。彷佛北堂树,秾郁时敷披。
心恍神与俱,长跪毕我私。初言定省违,次言苦路岐。
三言近起居,四言长相思。五言母慈重,未能报男儿。
滔滔殊不已,涕泗交相垂。浮云自南来,双日忽如遗。
茫茫千里外,想仰徒噫嘻。日夕山下归,露草青离离。
题屈处诚雪竹
萧萧云物满堂寒,屈老风神向笔端。带雪琅玕三百个,蒋家径里见袁安。
题倪云林画寿斋诗转寿唐龙江
倪郎逸笔寿斋诗,转寿龙江海鹤姿。如此山林岁寒节,便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二
南下旌旗晓日明,庙门东畔百官迎。亭亭绣盖随风转,万乘君王却辇行。
谒曹九峰先生墓
清才巨笔更逍遥,白玉楼成赴紫霄。池上梦惊生碧草,碑前人到奠芳椒。
阴森气候还松盖,摇落年华但柳条。多少汉朝金紫贵,将军只数霍骠姚。
凤冈书屋为宁波朱允升赋
凤凰冈下结幽居,能读先人万卷书。手种碧梧深雨露,谁题凡鸟到门闾。
楚狂空有歌相和,阿阁曾传事巳虚。见说上林工奏赋,白头未必老相如。
馆中
天上文章白玉堂,日华浮动郁金香。词头封罢浑无事,独步花砖绕画廊。
宿常山集真观
病怀自爱寻山憩,面面芙蓉映远峰。向晚楼台栖宿雾,报晴钟鼓动秋风。
千重地脉闽关北,八月星槎浙水东。怀国望乡俱不极,一龛灯火翠微中。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九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淡垂衣宝座高。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
第三厅协两坊官,长跪拈书沤手摊。幸对天颜刚咫尺,礼严不敢举头看。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步虚词四首 其四
和介溪赏莲
新钉篇
重阳试笔
病后闭关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三
过溪庄留题
和陈中川秋燕东关寺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七
送人往姑苏
次韵徐登州留别
瑞应堂留别所知二首 其一
宝丝灯屏歌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五 吕堰道中
病起清河阻风因删次俚语
上峻坂临崖
戏马台晚眺
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
龙窟二首 其一
题严介溪所藏何竹鹤画
五月十三日下湾始入舟居
阳春曲十首
漫兴六首 其五
咏石七首 其四 邋遢仙
端午词二首 其一
送王宪副廷吉赴蜀
分金行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二
浣溪沙 都下思家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五 四边静
坐月效古
暮至清源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番阳察院课种竹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九 水龙吟
有数燕递营一窠若人之伴工然者偶成
元旦试笔二首和柴德美 其一
送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
秋日慧昭寺访旧迷道
杂言赠别李献吉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四 水龙吟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 天下乐
观水碓
赠别徐昌谷二首 其二
点绛唇 冬日怀乡
戊戌元旦早朝
宁海北归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一
唐夫人五解 其五
方春野挽词三首 其一
鲁桥热
昌门别
我有平生人二章 其一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三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一 万岁乐
道院夜酌联句三首 其三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二
临城道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