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月十三日下湾始入舟居

五月十三日下湾始入舟居

明代 陆深

淡云微雨带青山,细柳新蒲水一湾。人世百年真梦里,圣恩今日是生还。

来看海鹤迎风舞,坐爱江鸥尽日閒。京国风尘能化白,临流偏诧鬓毛斑。

诗人陆深的古诗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五

明代 陆深

庭覆红云午日晴,蓝袍次第列诸生。六龙不在烟霄外,驰道中间板轿行。

饯别联句三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稽山白璧产来双,亲向瀛洲沂玉淙。家近兰亭秋正好,梦回薇省醉初降。

佛灯深照离筵菊,诗句频催永夜釭。江雁有书还寄石,寂寥慰我客边窗。

寄曹孚若

明代 陆深

怜予独住神仙府,忆尔清斋御史台。忆近上元如有喜,赋成郊祀愧无才。

香飘御辇和云度,寒勒宫花待日开。巳觉欢声连万国,更瞻佳气满三台。

昌门别

明代 陆深

把臂昌门别,还期两月中。不负孔北两,宁负孙江东。

英雄托身非无地,但恨相逢少知己。臣念槛车恩,君忘射钩耻,满箧当归空复尔。

和俞生暮春闺怨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鱼书欲寄转多情,锦字回文织不成。落尽桃花飞燕子,一番风雨又清明。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一 万岁乐

明代 陆深

五百昌期嘉庆会。启圣皇龙飞天位。九州四海重华日,大明朝,万万世。

予与袭锦子别凡十年矣丙戍冬初再得书不胜驰想题此寄之

明代 陆深

人间真有杨州鹤,海上宁无青鸟书。一纸应须万金价,相思又是十年馀。

雨窗春兴四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听风听雨隔窗纱,爱弄潺湲试早茶。更喜园丁报新事,鱼苗随水上平沙。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青城多异境,蛾眉隐新月。巴江从中来,纡曲如一发。

秋气劲楩楠,春阳长薇蕨。地高鱼鸟閒,天近星斗没。

行归及桑梓,山川共辉发。

怀都下友人

明代 陆深

梅蒸悬榻昼慵开,徙倚阶除破碧苔。短梦空随蝴蝶化,尺书频问鲤鱼来。

迷人芳草偏留雨,极目浮云忽送雷。千里相思多少恨,驱除无计且衔杯。

送顾生文美游瑞安

明代 陆深

碧峰黄叶酿高秋,满架图书手校雠。见说远游南海去,好随龙气望瀛洲。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八 太平令

明代 陆深

诞明禋天监元后。光四表,惠泽周流。来四裔,趋前拥后。

献万宝,充庭盈囿。稽首顿首。天高地厚。祝圣人,多男福寿。

杨妃病齿图

明代 陆深

沈香亭畔催花鼓,华清宫中翠盘舞。瓠犀半启樱桃颗,可是玉鱼偏作仵。

似将一掬黛娥颦,翻取三郎断肠谱。归来南内情更多,一曲霓裳泪如雨。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五 潇湘夜雨

明代 陆深

扁舟潇湘上,夜听潇湘雨。回风度明珰,丛篁各成坞。

欲起寄相思,美人隔南浦。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陆深

白玉阑干与案齐,一行殽核尽朝西。珍羞良酝俱名品,指点开囊嘱小奚。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御堤杨柳春日迟,折尽长条更短枝。天上初抛祠部禄,山中谁送草堂赀。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八

明代 陆深

覆阶黄土接长安,白马朱缨金缕鞍。辇出桥门直西去,满城士女看回銮。

西岩歌

明代 陆深

君不见昆山产玉高嶙峋,当年一片高绝伦。迩来几千载,元气酝藉含至淳。

乃有参天卓地壁立之西岩,窅窱洞府栖仙真。春色桃花误流水,秋清桂树当月轮。

紫芝瑶草满下界,祥虹瑞霭往往早暮相鲜新。箕山将让许,武陵聊避秦。

远观田变海,昔传岳降神。自如先生古柱史,甲第华堂住其趾。

少年风彩真玉人,陆家兄弟安足齿。满门忠孝世所希,江南数作鸣珂里。

状元宰相应黑头,季弟今为天下士。大儿文学早作畿辅师,直言忠谏丹青里。

小儿颖异似杨修,已署门生拜天子。有孙行年十六七,一举乡书众中起。

珊瑚与珠树,过眼纷可喜。先生况是真仙才,酒尊常对昆山开。

消除日月归棋局,舒卷丝纶有钓台。屦杖登山疾于驾,有时临海望蓬莱。

玉耶人耶两难辨,但见秋容秀色远与鸾鹤相徘徊。

五千道德閒常诵,三度蟠桃手自栽。只今七十逢初度,刚是浮生第一回。

山中好风日,天末负趋陪。短篇遥当长年颂,愿借澄湖作寿杯。

参天卓地之西岩,永与朱颜黑发相追随。

咏石七首 其二 蓑衣真人

明代 陆深

真人巳忘我,犹著雨蓑衣。一朝尽劫尽,风雪不知归。

四月一日与客登梅亭

明代 陆深

隔篱修竹隔溪花,浅映深围整复斜。风外数声啼布谷,桔槔随处野人家。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