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 天下乐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 天下乐

明代 陆深

万灵朝拱接清都。享南郊,钦天法祖。愿圣人,承乾纳祜。

中和位育,龟范马陈图。

诗人陆深的古诗

星月歌

明代 陆深

大星无光月如水,紫烟辟寒天万里。金吾木柝声不骄,火树星桥接空起。

恭承休假作上元,满目韶华帝城里。团圞三五宵可怜,浅薄一分春奈尔。

胡床浩兴空昔年,秋色不似长安妍。五凤楼前迎万乘,六鳌海上拥群仙。

欢游秪厌春更短,欲挽空壶涵百川。机中红雨催花落,天上青娥妒扇圆。

九衢罗绮人如蚁,五侯甲第黄金炬。底用还乡作昼行,真堪穷汉经年煮。

别有工夫巧夺天,制成二八当窗女。回纹晕采剪越绫,五色含光漏湘楮。

云母琉璃俱有神,银河牛渚恍通津。常抛金弹誇豪侠,独抱明珰泣蜃人。

火具时时闻战伐,飞流一一绕勾陈。谁家帘幕留欢住,几处笙歌按拍新。

节物人情岂相待,后夜迟迟出沧海。每惊旧发羞鸾镜,却倚新声填欸乃。

仙人自古有羡期,书生妄意图元恺。但祈灯月两相和,岁岁年年常不改。

与石门介溪联句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载酒遥临扬子居,寂寥春夜满床书。即看词客非常调,赖有高篇足起予。

细雨绿深庭下草,短檠清照席间蔬。十年无限绨袍意,犹喜同登白玉除。

戊戌秋明堂礼成庆成宴乐章七首 其七 万岁乐

明代 陆深

鹓联鹭序臣拜舞。荷醲恩躬逢圣主。配天勋业高千古。

同声祝,文共武。

唐夫人五解 其一

明代 陆深

生长吴门下,恩情结发初。犹疑是生别,无处觅双鱼。

东石篇

明代 陆深

东有石,一段云,卧起亏蔽如舞裙。苔痕藓晕土花绣,中有玉质黄金纹。

东海更东下,龙气何氤氲。空闻叩牛角,旋见叱羊群。

高山深林天地隔,蓬壶方丈仙凡分。明堂韶磬不作贡,清庙柱础殊无闻。

嗟尔东石徒纷纷,我欲携之障百川、策奇勋。不能炼成五色文,补天妙手古所云。

补天手,东石君。

送人往姑苏

明代 陆深

春病春愁拨不开,欲因东海望蓬莱。扁舟不得从君去,同上姑苏百尺台。

题屈处诚雪竹

明代 陆深

萧萧云物满堂寒,屈老风神向笔端。带雪琅玕三百个,蒋家径里见袁安。

禁中斋夜

明代 陆深

寂寂斋心夜气浓,玉河西下凤楼东。忽惊凡骨留天上,赖有仙僚共雪中。

莲漏暗通风力劲,琐窗斜映月痕空。大烹本为牛羊荐,鼎鼐调和愧未工。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五 太清歌

明代 陆深

万方民,乐时雍。鼓舞荷天工。雷行风动喜今逢。南蛮北貊东夷西戎。

来朝贡,大明宫。星罗斗拱,九重天上六飞龙。五色云间双彩凤,普天率土效华封。

允协河清颂。

县衙随班

明代 陆深

幄殿高悬绛节朝,龙纹浮动瑞烟飘。地当东海开黄道,仗倚中天切紫霄。

花县千城临禹贡,华封万口祝唐尧。年时正忆胪传里,玉笋金铺具百僚。

龙凤洲

明代 陆深

章江南来龙凤洲,如凤飞舞如龙游。钟毓士女皆名流,中有朱胡成好仇。

漫兴六首 其五

明代 陆深

细柳新蒲已满溪,独寻春过小桥西。奚囊佩得诗多少,欲寄相思手自题。

连理词

明代 陆深

春草碧高阡,春晴寒日烟。下有双白璧,上有芳树连。

连理复连根,根深叶何鲜。大枝高一尺,苍苍欲擎天。

孙枝复秀发,直起拂云穿。树色耀白日,璧光掩重泉。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 天下乐

明代 陆深

万灵朝拱接清都。享南郊,钦天法祖。愿圣人,承乾纳祜。

中和位育,龟范马陈图。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南下旌旗晓日明,庙门东畔百官迎。亭亭绣盖随风转,万乘君王却辇行。

元旦试笔二首和柴德美 其一

明代 陆深

天门次第列中官,御幄含风春尚寒。拜罢两班文共武,相逢屈指计迎銮。

丑奴儿 其一 咏阁前芍药

明代 陆深

红芍开向丝纶阁,袅袅停停。人比花清。倚槛挥毫九制成。

不枉芳名呼近侍,绕殿流莺。槐蚁初醒。傍砌频经敕使行。

大贺词八首 其六

明代 陆深

鸿胪声肃汉官仪,环佩珊珊满玉墀。黄道重开新气象,齐歌天保答恩私。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明代 陆深

古意苍颜积渐肥,座中山色有馀辉。岸回细柳生绿暗,风送飞花深翠微。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明代 陆深

一溪一曲大江东,细柳新蒲窈窕通。寒食楼台三日雨,捲帘庭院百花风。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