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后篇

后篇

明代 陆深

登泰山,望沧海。俯视九州,一何慷慨。仙人王子乔,飘然遇云端。

手把十尺芙蓉,灏气六月生寒。嗟彼下土何啁啾,昨日绿发今白头。

胡不服食求大道,永与元气相为仇。海风萧萧吹海雨,海若扬旗,灵鼍击鼓。

仙人一去冉冉兮不可攀,遗我一粒之金丹。

诗人陆深的古诗

寓谷亭二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幽兰出佳谷,托根岐路傍。路傍多风雨,侵凌良独当。

榛荆杂菅茅,纷纷遥相望。白日万里远,腐草流萤光。

感此忽求怀,冰炭入我肠。千古旷达人,去住贵能忘。

松菊有良侣,谅兹非故乡。安得垂天翼,附之东南翔。

大贺词八首 其八

明代 陆深

字字亲将惠泽颁,十分湔洗到愚顽。先皇多少心中事,丹凤衔来一纸间。

利路纪雨八首自广元至柏林驿适久旱得雨口占识喜 其一

明代 陆深

甘棠实恐负初心,时雨何期更作霖。行处万山惊簿暮,望中一片见浓阴。

飞扬岂为催诗急,飘洒终怜润物深。安有随车方往辙,虚烦父老沸佳音。

题悦茶卷

明代 陆深

水竹交居事事宜,更将春思斗枪旗。分符调得中泠到,未放松阴鹤梦迟。

送胡汝载丞武昌

明代 陆深

诗律从来彻骨清,哦松端不负兹行。星辰南斗占郎位,江汉西来抱县城。

鹦鹉洲边芳草合,凤凰台上远山晴。春明门外冲寒别,欲折梅花重有情。

廿四日晓发平乐白岩追送山行数十里中途微雨有赠

明代 陆深

山中秋色半阴晴,上相肩舆许并行。上有岁年悲短发,老无文墨愧诸生。

细谈旧事兼新事,遥听松声共水声。珍重桑榆最名胜,龙光咫尺是神京。

春日送客即事

明代 陆深

春阴漠漠昼沉沉,度岭穿林深复深。关路望穷人正去,野花开处鸟能吟。

题冯会东雪竹卷

明代 陆深

强项折腰还一时,要看雪里两三枝。春风桃李花无数,白白红红吹又吹。

丁丑六月二日与东江石潭未斋介溪饯别閒斋司业于受公房联句二首 ...

明代 陆深

十年萧寺此重游,一酌还同惜别留。聚散无端庭树长,阴晴未定海云浮。

宦情莫问僧炊饭,诗兴惟凭客倚楼。天末相望重相忆,欲攀江柳系兰舟。

和俞国昌食鲈再叠秋字

明代 陆深

鲈鱼谁送海门秋,远客思归正倚楼。张翰因风辞洛下,东坡乘月向黄州。

鲙成飞雪银丝细,目断烟波钓艇浮。剩有诗筒报知己,且凭斗酒慰羁愁。

初夏八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散步常依树,高眠且枕流。北窗陶令宅,南国庾公楼。

子醇雨后陪宿道馆有赠

明代 陆深

春灯着花照春雨,窈窕仙宫对床语。窈池冥冥杂花寒,鱼书雁信多愁绪。

一百五日又已过,二十四桥何处所。容台美人锦绣肠,能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约城南看花侣。长安风尘缁素衣,故园魂梦牵春渚。

三军草露白铁袍,五侯宅第黄金炬。闻鸡起击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风入松 和桂洲内阁赏芍药用虞文靖公韵

明代 陆深

绝胜国色带朝酣。偏称胆瓶簪。清严开向丝纶阁,容谁驻、墙外游骖。

笑靥露匀胭粉,衣裳霞想罗衫。

黄金屋角绣云蓝。乳燕学呢喃。试把一杯黄票酒,倚阑封、罢紫泥椷。

一段太平气象,分明冀北燕南。

端午词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石青蜥蜴泥金虎,五色綵丝长命绳。白发宫监催拜赐,含娇时许未能胜。

与介溪联句

明代 陆深

长安东陌复西城,十载并州客舍情。寄迹不妨旋马地,归心如负狎鸥盟。

遥山晴送城头色,好鸟时闻禁里声。金马由来方朔隐,日长门巷似冰清。

寓谷亭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驾言登高丘,凭南望天涯。彷佛北堂树,秾郁时敷披。

心恍神与俱,长跪毕我私。初言定省违,次言苦路岐。

三言近起居,四言长相思。五言母慈重,未能报男儿。

滔滔殊不已,涕泗交相垂。浮云自南来,双日忽如遗。

茫茫千里外,想仰徒噫嘻。日夕山下归,露草青离离。

春野

明代 陆深

缈缈芜烟绿,依依柳日明。好山围画柳,细水咽琴声。

心远江湖适,身閒黻冕轻。鞲鹰回夜猎,携鹤看晨耕。

藉草遥怜色,爱花时问名。韶光偏属我,节序总关情。

蜜足蜂群倦,泥融燕阵争。临风一杯酒,相与了浮生。

漫兴五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月明吹彻紫鸾箫,火宿沉檀暖未消。风送海潮来别浦,卖鱼人过竹西桥。

隋宫词二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螺黛朝朝吏散来,妆残犹展镜奁开。门前报道宫车过,不似轻尘拂面回。

步虚词四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芙蓉花下石阑干,茅屋空山生早寒。养得一双朱顶鹤,有时骑向碧云端。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