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最爱梨花傍晚看,月光如水漾轻寒。为怜明日知何处,试借春风暂倚阑。
度太行而西多土垄层复风物都澹泊自沁北行溪山间始见梨花道傍杂卉 ...
一路寻春何处寻,山中春色夏初临。依微杨柳风无力,惆怅梨花月有阴。
陶穴尚存三代制,耦耕应抱古人心。旧游忽忆怜芳事,云路西南隔上林。
经筵词二十首 其二
编排御览效精诚,白本高头手写成。句读分明圈点罢,隔宵豫进讲官名。
甲申元旦待漏入县斋随班
楼阁参差一水西,揽衣犹自候朝鸡。葭灰巳应三阳转,帝座遥瞻北斗低。
步入花封和雪动,声传嵩祝倚云齐。太平有象君王圣,天保诗篇手自题。
仲冬晦过海印寺有述
万岁山阴海子桥,十年重到笑劳劳。旧时风景依稀在,岁晚冰霜积渐高。
钟鼓连天涵日月,楼台倒影蘸波涛。千重王气盘龙虎,常有红云覆赭袍。
初夏八首 其六
竹阁开林樾,兰舟过石塘。岁年占五谷,风物近端阳。
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
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
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题文徵明画
笔下尘埃一点无,开图知是贺家湖。开风九月菰蒲岸,横着溪舟看浴凫。
阿明此艺称独步,前身妙绝元姓顾。安得置之水晶宫,卧看云烟落毫素。
题西域图
自从博望通西域,唐代诸豪最盛强。今日玉门关外路,不须请组系名王。
分金行
古人重结交,何必千万人。一一苟知己,安得各许身。
嗟哉管鲍交,迹远心逾亲。后来相齐功,宁令负分金。
唐夫人五解 其一
生长吴门下,恩情结发初。犹疑是生别,无处觅双鱼。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三 水龙吟
五色祥云捧玉皇。开阊阖,坐明光。钧天乐奏,冬日御筵张。
文恬武熙,太平气象。人在唐虞上。
见竹篇
昔见竹,真不俗。今见竹,今痛哭。竹色自来无改移,昔日何乐今何悲。
森森绕屋秋更绿,尽是先人手栽玉。竹未化,人当还,举头见竹犹承欢。
直节空九霄,清风尚千古。徘徊竹间路,照影月当午。
好奇有客频到门,何况人间父子恩。君不见孟生笋,湘娥痕。
赠董子元
汝家旧业天人策,汉室公卿第一流。犹有箕裘待华胄,杏花春雨曲江头。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七 晓过御茶房
扎下行厨按四方,嫩黄帏幕下金床。太阳出海高三丈,照见流苏五色光。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四
侍儿日日报花开,白白红红尽手栽。我自白头春自好,莫教风雨便相催。
阳春曲十首
轻云微雨净风沙,门掩春寒飐碧纱。缥缈凤箫催羯鼓,前村实有预开花。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四 七奏集祯应之曲
天保泰阶平。宝露降,浑河清。嘉禾秀麦集休祯。遐陬绝域喜气盈。
一人有庆,百度惟贞。万国颂咸宁。丽正重明。
和赵类庵题画鱼
天池咫尺候龙飞,荇带荷钱出水肥。神物自应多变化,长竿空傍钓鱼矶。
西园四首 其四
竹作阑干树作轩,菜畦正傍槿编门。白云满地留春住,只对青山无一言。
昌门别
把臂昌门别,还期两月中。不负孔北两,宁负孙江东。
英雄托身非无地,但恨相逢少知己。臣念槛车恩,君忘射钩耻,满箧当归空复尔。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和俞生暮春闺怨二首 其二
道院夜酌联句三首 其三
雨夜无寐泛然成篇
舟中集杜句寄顾九和谕德二首 其二
潼关会
送何文徵赴开州
率童仆出田
修竹篇三章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三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十
与石门介溪联句二首 其二
踏莎行 二孙殇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九
愿丰堂后隙地叠石作小山与张碧溪联句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一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二 初献
秋日无聊偶然作
留题董子元紫冈别业
清明日半轩前丁香盛开偶题
归途再同林介立经行莲塘
与介溪联句
凤冈书屋为宁波朱允升赋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 其一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八
玉华杂咏七首 其四 望湖楼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一
甲辰元宵后二夜观市灯
坐月效古
杨妃病齿图
宿常山集真观
廿六日雪后赴金太常南郊观礼有述
春野
闵雨词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八 水龙吟
阳春曲十首 其五
寿西安杨节推七十为其子孟鸾上舍赋
戏马台晚眺
经筵词二十首 其二十
梅雪绝句三首 其三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一 上清歌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二
步虚词四首 其三
辛丑归途中绝句五首 其五
漫兴五首 其二
经筵词二十首 其一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五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六 凤鸾吟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六 洞庭秋月
玉华杂咏七首
龙江歌
江东竹枝词四首 其四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七
观水碓
咏石七首 其三 麻衣道者
夹马营大风
客从海上馈杜鹃花甚佳薄暮移灯照之有作
书扇寄杨朝敬
桂州夜宴出青州山查荐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