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宫北郭踏雪

南宫北郭踏雪

明代 陆深

前夜维扬玩寒月,今朝燕冀寒踏雪。今年快事能几回,谁料兹行两奇绝。

漠漠郊原一掌平,纷纷珠贝缀难成。玉堂瑶圃随行上,缟带银杯逐步生。

复有软舆和盖重,何似渔翁一蓑冻。白马翩翩千里骄,红旗闪闪长亭送。

臂鹰走狗谁家儿,颇忆东原年少时。双飞一箭穿云下,九尾千年匝地驰。

壮气老来馀白首,熊裘貂帽鹅黄酒。扫竹寻梅何事无,柳絮梨花随处有。

东方又动朝日红,耀色流光四望通。矮屋欲埋孤出栋,遥山先映最高峰。

试问天公资发育,前须巽二后滕六。苍生赤腹望丰年,黄扉紫阁尤惊目。

谁持坚白攻异同,燮理调和唯至公。不见狻猊巧抟换,消得东皇一夜风。

诗人陆深的古诗

和陈中川秋燕东关寺

明代 陆深

太原城畔东关寺,合让元龙独倚楼。回首风烟成隔岁,当时游赏正高秋。

黄花破帽寒犹恋,紫塞浮云晚更稠。今夜灯前闻古调,三巴最苦若为酬。

阳春曲十首 其六

明代 陆深

阳和元属种桃人,礼乐从头取次新。满路清平歌调起,今年春胜百年春。

清明前一日过毗陵

明代 陆深

老去逢春春更妍,杏花开烂柳含烟。杏旂金鼓频过寺,石岸楼台远接天。

潮信有期通大海,赏心如昨换流年。禁烟时节江南路,画里山川行画船。

题画赠唐云东

明代 陆深

扁舟只隔五湖东,红树青山万里通。回首白云閒似我,却疑人在水晶宫。

廖学士鸣吾孙园之招席上和曾都谏日宣一首

明代 陆深

偶借春风半日閒,来寻绿野共开颜。来松翠竹含新雨,金殿朱旗对远山。

胜事巳传丰沛里,高情多在水云间。玉堂青锁俱仙侣,文雅风骚莫放悭。

莫老虎

明代 陆深

平江夜缚张九四,吴波不动吴山腻。齐云楼前半死灰,杀气阴阴北门至。

当年部将号老虎,血战区区一抔土。计诚左,心独苦,城头夜纳儒士语。

可怜黄金买辞赋,炮震声中散如雨,姑苏台麋鹿麌麌。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二 初献

明代 陆深

俎豆既陈,酒醴维清。既戒既慄,明德允升。孝孙始奠,庶展精诚。

鸿称徽号,听于无声。昭格可冀,绥我思成。

裕州宵行车中闻雨

明代 陆深

计程两旬日,乘传二千里。山川气候分,值此廉纤雨。

辇路敛轻尘,遥山渺烟树。淅沥响蓬轩,梦想春江浒。

行役虽苦疲,阴阳有燮理。物情荷恩慈,天运赖明主。

甘霖在咫尺,滂沱慰中土。

六月十三日夜雨作寒

明代 陆深

人间六月火龙蟠,秖道床头瀑布寒。底事江南连夜雨,五更欹枕怯衣单。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五 清江引

明代 陆深

黄钟既奏阳和长。德感天心贶。人文日月明。国势山河壮。

衢室民谣频击壤。

西园四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三宿青山傍此君,农歌时向雨馀闻。牡丹芍药俱开过,满地槐阴涌绿云。

漫兴六首 其六

明代 陆深

满蓑风雨楚江天,钓得鲈鱼不卖钱。十里溪桥趁归路,酒垆茅屋背花眠。

次韵荅万石梁大参

明代 陆深

得陪驺从出城游,况爱烟岚向晚收。杨子何心能颂莽,仲宣无计且依刘。

林间鸟并鹃声急,云里江分燕尾流。酒量近来因病减,令人苦忆醉乡侯。

咏石七首 其五 剑石

明代 陆深

葛陂化为龙,八公亦鍊石。借身远报雠,凝血今成碧。

步虚词四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风露满山深翠微,暗尘不上芰荷衣。夜来拄杖成龙去,斜倚枯藤送落晖。

戊戌冬至南郊礼乐庆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 一奏上万寿之曲

明代 陆深

圣主垂衣裳。兴礼乐,迈虞唐。箫韶九乐仪凤凰。日月中天照八荒。

民安物阜,时和岁康。上奉万年觞。胤祚无疆。

自天姥望天台 其二

明代 陆深

两宿僧房病后身,高情聊与白云亲。高山似画閒门少,红日如轮世路新。

吴楚地连多客户,潇湘天远有骚人。南中岁晚饶风雨,爱听钟声报四邻。

观水碓

明代 陆深

圆机荅高杵,急水激飞轮。桔槔巳多事,愁杀灌园人。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七

明代 陆深

花傍高楼半掩扉,河豚风起钓鱼矶。沙鸥似解閒人意,时向蒹葭深处飞。

寓谷亭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驾言登高丘,凭南望天涯。彷佛北堂树,秾郁时敷披。

心恍神与俱,长跪毕我私。初言定省违,次言苦路岐。

三言近起居,四言长相思。五言母慈重,未能报男儿。

滔滔殊不已,涕泗交相垂。浮云自南来,双日忽如遗。

茫茫千里外,想仰徒噫嘻。日夕山下归,露草青离离。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