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拟饮马长城窟行

拟饮马长城窟行

明代 陆深

密密墙头柳,凄凄野中露。徘徊念远野,即目不成睹。

别离谁不然,相思逐流年。日短愿夜长,梦中得相怜。

食荼知味苦,登高知路长。耿耿怀隐忧,双轮绕柔肠。

客来异乡县,遗我一匹绢。双手认封题,中有夫婿书。

上言紫貂弊,下言近瘦肥。持刀欲裁衣,仍将比残机。

诗人陆深的古诗

俨山精舍晚意

明代 陆深

林深暮烟紫,海近秋月白。稍稍神虑淡,悠悠寺喧隔。

乾坤等逆旅,谁非远行客。遣此百忧端,栖我一亩宅。

楚狂虽忘世,湘累竟何益。寄情混渔樵,托契友金石。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谷口子真归计成,少陵老人歌北征。五月南风吹海雨,碧山无数荔枝明。

寿顾东川表弟

明代 陆深

春明棨戟锦衣鲜,近捧丹符下九天。近柱旧题酬驷马,绣筵新启集群仙。

人如白玉临风树,袖有黄庭炼石篇。无限韶光正明媚,扙藜携酒过东川。

次韵白雁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来从星汉下潇湘,妆点枫林入醉乡。妆字传情通万里,银筝移柱送斜行。

溶溶月色怜孤影,渺渺归心滞晚霜。堪叹杨雄头尽白,惟将羽猎奏君王。

送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

明代 陆深

雪堂旧路君重到,赤壁文章五百年。一向东曹分郡檄,却从南斗望台躔。

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明发大江过夏口,中流应有济川船。

吴江长桥奉和邃庵阁老

明代 陆深

长年此地往来过,风景时时付短歌。千尺卧龙如未起,水光山色柰愁何。

重阳试笔

明代 陆深

积水澄鲜云日凉,花芳开过木犀黄。一年又是重阳节,閒倚西楼看雁行。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四 七奏集祯应之曲

明代 陆深

天保泰阶平。宝露降,浑河清。嘉禾秀麦集休祯。遐陬绝域喜气盈。

一人有庆,百度惟贞。万国颂咸宁。丽正重明。

龙凤洲 其四

明代 陆深

嗟予亦是观风使,藜阁木天闻史事。诗成或有蛟龙泪,风雨江头寒食至。

阊门登城晚眺

明代 陆深

雉堞云平临北斗,桥门流水接西湖。绸缪巷落萦镫火,输转东南锁舳舻。

西子馆前多半夏,越王台下有蘼芜。晚烟生晕溪风静,栏槛千家入画图。

病后闭关

明代 陆深

万里桥边万里身,西风摵摵鬓毛新。天应怜我长为客,事到求名始累人。

满院苍苔行省宅,一川黄叶大江滨。少陵老去多秋兴,且傍云山结四邻。

张太史常甫得予告

明代 陆深

闻子有远役,我心己南悲。菀彼桑与梓,藐在天一涯。

恨无双羽翰,高飞镇相随。持此一寸心,隐抑讵当知。

宵起步广庭,天高列星迟。人生有会合,世故多别离。

别离勿复道,但问别者谁。

步虚词四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风露满山深翠微,暗尘不上芰荷衣。夜来拄杖成龙去,斜倚枯藤送落晖。

恭谒显陵二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曈昽曙色映祥云,台殿岩峦锦绣纹。春气正浓连王气,人文逾朗应乾文。

水知宗海千川合,脉是真龙五岳分。愿献周原瓜瓞颂,万年长拥圣明君。

画松行

明代 陆深

毕偃去已远,马夏新有声。携将秦大夫,从事褚先生。

幽篁压枝兔丝飏,雪后冰前俨相向。浅红腻紫多好颜,端合低头丈人行。

蛰龙一夜闻雷起,况复笙篁风满耳。县斋昼静帘影重,聊伴诗书当行李。

君不见前年营建采山林,竹头木屑俱千金。天南别有擎空树,回岩叠嶂深更深。

岂不中梁栋,地僻诚难寻。由来才大难为用,始觉良工真苦心。

初夏八首 其六

明代 陆深

竹阁开林樾,兰舟过石塘。岁年占五谷,风物近端阳。

东石篇

明代 陆深

东有石,一段云,卧起亏蔽如舞裙。苔痕藓晕土花绣,中有玉质黄金纹。

东海更东下,龙气何氤氲。空闻叩牛角,旋见叱羊群。

高山深林天地隔,蓬壶方丈仙凡分。明堂韶磬不作贡,清庙柱础殊无闻。

嗟尔东石徒纷纷,我欲携之障百川、策奇勋。不能炼成五色文,补天妙手古所云。

补天手,东石君。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西驰万里道,送子不及远。万里非所嗟,觐子恐岁晚。

青青蚕丛山,历历太行坂。素冠集流尘,客子中夜饭。

驱车当周行,相顾各缱绻。

二日过唐桥庄

明代 陆深

画船如鹢水云遥,閒过南溪五里桥。行人渡口出复没,急鸟沙头鸣更摇。

相携看菊留茅舍,独往寻源随海潮。无限高情付江路,林梢落日见渔樵。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七

明代 陆深

花傍高楼半掩扉,河豚风起钓鱼矶。沙鸥似解閒人意,时向蒹葭深处飞。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