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视牲 其二

视牲 其二

明代 陆深

槐影参差月满空,桥门云馆锁重重。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

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

诗人陆深的古诗

自睢阳入梁有怀何雁峰宪副

明代 陆深

云间遂作三秋别,濠上相为一宿淹。人世百年悲喜共,客程千里雨晴兼。

棠阴鹤乳思方去,玉节金符令更严。后夜梁园回首望,鼓城山月水晶帘。

乡人送菊列之堂中

明代 陆深

满堂秋色又年华,白白红红客到家。不似东篱老陶令,只愁无酒对黄花。

西堙晓发

明代 陆深

日出山雾黄,五月气犹肃。溟濛十里馀,辕马伤局缩。

岂不惮驰驱,所欣恣余目。沈沈树隐岑,稍稍黍抽陆。

仰观云中岫,俯视涧底谷。境深工出奇,地古尚馀朴。

驾言问民风,十稔九无熟。岩嵌时突烟,委复閟土屋。

行行重嗟咨,明光竟遗覆。予本登才贤,幽探事陶育。

抚此晋阳区,孱绵愧食肉。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四 江天暮雪

明代 陆深

雪片大于手,江空岁复寒。幽人高卧处,偏得画图看。

为问梁王简,何如楚客冠。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五

明代 陆深

连宵草色雨中池,拂地垂杨压水枝。倦倚阑干检官历,忽惊春到已多时。

送王存约赴惠州

明代 陆深

远别当长歌,歌短调转苦。鄙生寡谐合,屈指那可数。

夫君重意气,交谊薄太古。岂惟到尔汝,未暇辨宾主。

同怀奉圣明,何心慕缨组。契阔万里途,恨无冲风羽。

客宵仰云天,明星灿三五。

山居八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水云烟月市桥西,菱角荷钱已满溪。读罢黄庭三百首,人家茅屋午时鸡。

玉华杂咏七首 其三 万柳塘

明代 陆深

千条万条黄,垂柳复垂杨。连云难辨色,荫月不留光。

幸不当岐路,别离那复伤。

廖学士鸣吾孙园之招席上和曾都谏日宣一首

明代 陆深

偶借春风半日閒,来寻绿野共开颜。来松翠竹含新雨,金殿朱旗对远山。

胜事巳传丰沛里,高情多在水云间。玉堂青锁俱仙侣,文雅风骚莫放悭。

雨中汎舟闻座客琵琶

明代 陆深

兰舟急雨横银塘,水芳沙鸟滋暮凉。烟云弥望接蜃气,楼阁失地含龙光。

于时披襟坐盘薄,爱听潇淅鸣舷艎。座中有客偏好事,独把琵琶临醉乡。

一拢一撚有古意,欲弹未弹先断肠。四弦嘈嘈乍入手,似与风雨随低昂。

曾传青衫泣司马,岂是紫塞啼王嫱。孤臣忠愤重离别,壮士感激多慨慷。

鹍弦铁拨世希有,此曲杳眇尤难当。谁裁无价紫桫椤,乃有双盘金凤凰。

我生两耳才具足,妙解那得如中郎。老怀政尔苦冰炭,试遣陶写凭消详。

须臾返棹更东下,云物一空江水长。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九

明代 陆深

群策先皇一网收,虎头高选重龙头。相知赖有倪宽在,与汝一时成去留。

西岩诗 其七

明代 陆深

我爱西岩好,他乡说故乡。扬州回鹤背,燕国射龙光。

寿顾东川表弟

明代 陆深

春明棨戟锦衣鲜,近捧丹符下九天。近柱旧题酬驷马,绣筵新启集群仙。

人如白玉临风树,袖有黄庭炼石篇。无限韶光正明媚,扙藜携酒过东川。

易言

明代 陆深

狂风惊叶柔条落,顺流一苇建瓴下。束薪灌脂益火扬,弹指决机助矢舍。

未若同心人,片言相要即盟社。

大贺词八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巍巍帝德足光前,宝历中天第七传。听得臣民私庆语,不须明日更劳煎。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君还江水源,我去江水委。江中多鲤鱼,尺素来万里。

遥涉岷汉流,复泳沅湘沚。海门何浩荡,但恐风波起。

江干候鲤鱼,秋高水瀰瀰。

来青轩和玉溪韵

明代 陆深

磴转峰回年复年,古藤乔木暗流泉。西天正在西窗外,一片青青落照前。

念奴娇 同费钟石宗伯再和桂洲扈驾南巡

明代 陆深

六飞南下,大河上、多少祯祥云物。紫气平明浮水面,向晚更穿奎壁。

画舫盘龙,楼船綵凤,两岸沙如雪。开头捩柂,长年也是人杰。

休誇碧汉银潢,天上人间,一派灵源发。界断华夷奔大海,岛屿烟波明灭。

一曲一千,三门三级,惊起冠中发。圣人康济,太史大书年月。

南乡子 二

明代 陆深

细雨湿黄梅。深院閒阶处处苔。抱得细筝防浥损,慵开。

为谁搊取早归来。

有路到天台。欲寄封书没个媒。窗外芭蕉声作阵,可猜。

那有相如奏赋才。

经筵词二十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金水河头白玉桥,上公宝带侍中貂。逡巡小立瞻龙气,左顺门高御幄飘。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