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楚江归去惬林栖,春草萋萋四望迷。药长得知更伏腊,醉游常不辨东西。
道从川上行时见,诗向窗前翠处题。分与白云为伴侣,致身何以报提携。
龙窟道中怀友
细草深松坐息机,碧山丹壑暮忘归。十年襟袂三秋隔,千里音书一雁稀。
迟景况逢葭菼满,幽期更与菊花违。澄江淡月怀人处,不为清霜自湿衣。
闻司马双江聂公致政志喜
司马中朝独运筹,静观群策力兼收。铙笳献捷词多逊,襁褓延恩宠自优。
许国勉承周太保,全身终属汉留侯。几人拖玉能完璧,回首烟霄楚泽楼。
胡台史国材见枉
避嚣远城市,卜筑依江村。琴樽时自适,车马不闻喧。
忽枉灵台史,因传相宅言。为语流泉地,吾生在灌园。
双江公分粟
种蔬
谋生无远术,树艺有良时。嘉蔬来何遥,故人手致之。
荷锄出荆扉,荒榛力所披。景蘙苗易瘠,土薄根不滋。
恶壤与败株,能令蕃者衰。竞兹分阴功,日暮未辞疲。
所欣寡逢迎,然薪继颓曦。黯黯开谷阴,柔芳亦离离。
抱瓮理晨夕,疗饥方在兹。
十月六日千秋节赐宴
列秩青宫已二年,昌辰初得醉恩筵。风前露醑千秋重,天上云和九奏传。
东掖早闻回綵仗,内庭应遍赐金钱。自愧菲才无以颂,重华长愿似尧天。
石屋赠彭翁(名簪,靖州守)
罗邦怀大守出卫山书箑索题
寒枝敛真色,嘉蕊竞芳丛。谁章兹物美,置君怀袖中。
掇英动远涉,饮馥得承风。慎勿轻捐弃,幽情吾所同。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二
去路知何处,频惊讳日临。谁堪七年病,犹系九京心。
过雁书难到,寒塘草自深。秋风正萧瑟,更奈候虫吟。
寿桃林工部母周氏安人七十
蓬阁骖麟会,瑶池献枣年。三乾开浩荡,六甲任推迁。
姬胤徽音远,坤仪垕德专。助缣劳织女,绝俗冰姑仙。
俪美梁鸿逸,承休鲍永贤。云裳迟国宠,昼锦称家传。
班媛东征赋,元君北斗篇。已欣人似玉,更羡福成田。
九畴先箕范,七十戴尧天。珠履门庭溢,金钿壶閤填。
霞觞和露液,冰碗映琼筵。青鸟歌声接,文鸾舞袖翻。
日增长命缕,风入鼓薰弦。蒲节香堪泛,榴花色对妍。
婺光霄掩抑,娥影夜婵娟。庆洽忘深爵,诗成竞续笺。
愚生惭末祝,爱子昔同骞。共喜留萱背,言期酌赤泉。
论学 其一
燕人比拟谈荆璞,遇得卞和良可怜。多谢青田能惠我,从心两字是真传。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一
丈八蛇茅水上横,赋诗酾酒气难平。何知歌舞三吴地,化作烟尘百战兵。
西楼閒立
隔岸夕帆绕浦,高陂春草闻牛。林外断烟一缕,幽人正倚西楼。
送女兄夫周龙冈北上 其三
结茅依野树,巷僻少来车。落叶满庭下,寒山半雨馀。
忽言京邑去,因忆贵交疏。问讯休相及,为农久废书。
赠九江陈兵宪 其五
黄头水卒领艨艟,贾勇争誇朝气雄。水底断蛟初拭剑,云间贯鸟乍鸣弓。
野烧
冬烧入云端,连山照暮寒。隐峰霞欲烂,衔岭月初残。
明灭缘风度,苍茫隔水看。因思关塞地,烽燧若为安。
晚坐 其四
近户青梧枝叶舒,深秋结实乱垂珠。年饥不畏无饘粥,升斗还当担石储。
赠罗仲良奉母之令应城
仙舄度秋槎,翩翩楚水涯。琴和讼庭鸟,绶绾夹城花。
地润通天泽,星文动物华。潘舆近乡国,为吏莫长嗟。
江上作
孤棹寒江上,离情落雁边。我身云水似,飘泊定何年。
同旅非棠棣,他乡问杜鹃。不知故园夜,谁为客程怜。
彭石屋山约成 其六
忽闻车马来行辈,便觉清閒损道容。今日始知名是累,此身不厌老为农。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寄丁安仁聚乡
悼亡 其一
重晤刘孔修
寄聂双江公
寄孙锦衣 其一
逆旅主人
刘五斋六十代子婿曾于野
赠九江陈兵宪 其九
晚坐 其三
彭石屋山约成 其四
昭君词 其十六
与荆川夜话直透心源千载一遇达旦不寝
别茶陵火田尹南甫尚御尚期尚程德先寿先诸君
三月晦日访胡前冈长溪新居有赠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二
晚坐 其一
别殷市隐 其二
静坐 其一
寄贺高鳌石擢徐州郡丞
夜坐 其二
祝融绝顶石
访刘晴川公云津次白沙韵
邓东园七十
詹府宴集次许松皋太保韵 其三
旅怀 其四 忆岳阳楼
同孙江阴登二岛有作次韵奉赠
岣嵝山房歌
玉山赠詹少华给舍
赠王龙溪
红白芍药 其二
洞中别萧生 其一
岭南令
闰九日石莲洞
高洲刘述文
夜雨玩易
哭罗木夫 其三
同江别兄廷章醉后漫歌 其二
乐閒李君挽歌代外父大卿
寄同年祝岣嵝 其二
王笔峰参政闻予归田有寄倚韵奉答
曾梅台赴贵州总宪
晓怀
赠大司马东塘毛公征安南 其二
七级闸
奉赠梁司徒罢官归金陵
次康节观物吟
题云储洞梦楼
中秋酌客
寿龙北山八十
饯同年薛畏斋 其二
与张以敬曾于健夜坐
秋暑夜坐
贺祠成
寿郭梅洲
题南源庵壁
赵浚谷自德州赴山西巡抚即韵寄赠
昭君词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