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洗箭归来挂战衣,帐前锐卒半金绯。不是书生轻破敌,欲令吾道显圆机。
寥贞女词 其一
妾身不自主,父母意有托。时命杳莫期,古人重然诺。
一言誓终身,改辞令义薄。日月岂不明,寸心幸无怍。
与邵纶
相逢春晚别,烟月返孤州。却忆少年日,曾登万岁楼。
山城朝映雨,潮浦夕移舟。欲寄离情去,江流不解愁。
王笔峰参政闻予归田有寄倚韵奉答
疏狂元恃主恩深,九死馀生荷德音。不为敝帷全旧马,岂容疏网纵羁禽。
篱花采采三秋色,江水悠悠万里心。此日白云迷世路,独烦问讯到深林。
四楼诗 其四 留春
阅尽繁华只等閒,纷纷市鼓竞春还。野人不解年时改,却道春流山水间。
与相者
壮年甘勇退,不得问麻衣。隐卜閒情少,寻仙旧念非。
试看形已槁,岂是遁能肥。莫讶壶丘子,今来示杜机。
同黄洛村宿罗田岩
心迹浑无系,行歌恣所如。偶逢紫芝客,邀入白云居。
清磬闻僧梵,寒灯捡道书。谁能甘役役,徒使二毛疏。
寄牟禾山公
石莲洞畔自结屋,夜听林蛬朝牧犊。五年不见武昌人,千里伤心楚州绿。
武昌城头车盖多,使君门前雀可罗。晏起加餐身健否,无翼当如会面何。
彭蠡见雁
秋过衡阳浦,春还彭蠡居。迢迢关塞远,此去意何如。
水阔飞难尽,沙平影易疏。归来倘未晚,为报故人书。
送刘松宇太守补郡如京师
禁足空多送远情,连朝风雨水初生。床头白酒夜须醉,天际青山春正晴。
池草吟成过采石,腰花班入谒承明。曾闻旧郡歌来暮,定有人争问姓名。
题江湾北川堂
林中重结宇,正对采蘋洲。妇汲常依墅,宾来爱倚楼。
溪声临月砌,屋影动春流。莫讶人争席,门前有白鸥。
寄同年祝岣嵝 其二
君住衡山下,春风几岁华。石疑封玉检,水似注丹砂。
欲访前朝隐,犹闻去路赊。桃花开已遍,鸡犬为移家。
登报恩浮图怀龙溪
金陵南郭化城居,景物依依六代馀。华榜犹悬中使敕,宝函常代上乘书。
烛龙夜夜留金塔,灵鹫朝朝映绮疏。却忆山阴王子辈,昔年曾此话玄虚。
洞中石梅
块然片石长苔痕,谁种先天太素根。欲酹花神问消息,疏枝无语又黄昏。
屠郡守擢徐州兵备
吉郡楼船萦别情,彭城金鼓动秋声。烟霜淮海连三辅,关镇燕吴控二京。
圯下风流今寂寞,沛中云气尚纵横。销兵已试甘棠地,推毂无忘细柳名。
四楼诗 其三 绿野
十里平林晓望中,故家乔木远含风。人间绿野寻常见,何事惟传裴晋公。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一
我所嗟者天日远,孤儿早岁违爷面。衾单食少容色变,恶裳不留慈母线。
虽有阿兄力未健,左提右挈愁纷转。人生薄命复谁见,念之悲辛泪如霰。
昭君词 其八
不是君王爱不均,妍媸自古易迷真。明光咫尺犹难辨,何况飘零万里人。
题王龙溪洗心亭 其二
每闻心似水,亦复病憧憧。如何一勺水,解使万缘空。
穷源宁有处,去秽岂能工。君脱安排障,狂言或可同。
毗陵舟中怀唐荆川
江云幂幂接城隈,野水依依去缆催。鸣叶岂堪霜后听,离鸿况在雨中来。
汉庭金马多龙友,吴国青山空凤台。为近秦淮夜歌地,秋风三叠使人哀。
寥贞女词 其二
媒者为谁欤,合此二姓好。谷旦展方仪,誓言永偕老。
偕老固所愿,君子未相见。信义如有存,岂必在颜面。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访刘晴川公云津次白沙韵
别项瓯东
舟过泥塘喜雨峰师泉偕至夜话有作
桂太傅挽章 其一
送尹道舆会试
读京华旧稿
出方广道
知几卷 其二
同江别兄廷章醉后漫歌 其一
展先墓
拜靖节墓
书文待诏所画百鸦图歌
论学 其三
观盆蒲
莎鸡
次三符翁韵 其二
赠黄勿斋赴永明令
昭君词 其二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三
静海寺留别何善山
青原山次韵共绪山龙溪
十月朔奉天殿颁历
寄贺高鳌石擢徐州郡丞
华山汝思侄赴官 其一
送女兄夫周龙冈北上 其三
四字吟昼睡戏书与世光子效康节体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二
曾月塘兄返家
用甘泉公二贤祠韵示诸生 其一
闻司马双江聂公致政志喜
访双江公用见贻韵
四月十二日经筵躬展御书赐宴左顺门
赠黄洛村
丙午附何善山工部舟泊南康偕刘良溪王有训予弟邃夫同游开先寺重来 ...
红白芍药 其一
寄聂双江公
哭罗木夫
龙母黄孺人六十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 其三
寺中有怀
答张子昭访论
论学 其一
王右使君歌
彭方山七十 其二
奉期龙塘惺厓特峰三君重游石莲
山水四咏 其一
赠周侍御入京
与张以敬曾于健夜坐
挽罗汝奎兄弟
送王良弼归越
题仙居寺壁围棋图
饯同年薛畏斋 其二
舟宿梁潭梦王生有训为诵末联既醒足以二句
古翠行
先天
槜李见月
石峰僧
寿桃林一愚伯九十
寄别凌海楼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