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伦
浮云残雨总潇然,留得羲皇太古天。明月满船湖上路,棹歌光霁杳无边。
十一月初三夕于杏林 其一
天机才动玉壶春,海内初看白日频。头上葛巾犹在此,与君同是葛天民。
复且斋
朔风鹤氅来湖滨,雪中草树生阳春。浩歌一曲泣神鬼,浮沤万古同天人。
云霞拂袖海岳动,花月在户乾坤贫。鹿门回首忽千里,苍茫独立伤吾神。
龙卧沧滨
白云飞尽寒潭清,空山草木流芳馨。秋日雷霆震复惊,春风头角深潜形。
蛟人夜泣清湘碧,骊珠晓吐沧波明。泷滨泷滨明发灵,八荒净洗天瓢倾。
送施生归新喻
南海清风宇宙流,林何分得白沙秋。西湖一尺先天雪,辜负寒光六月浮。
兰 其二
紫心苍玉佩,初散玉皇家。昨夜瑶台月,怜君未欲斜。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 其四 玉冕晴云
坤厚载神秀,雨旸时若之。沛然泽下土,乃与天公疑。
朝隮已肤寸,熯旱方此时。虹霓慎勿见,群黎生苦饥。
游太极丸春次容彦昭二首 其一
天心开太极,天脚垂碧草。草根云峰青,万壁拱蓬岛。
岛中一丸春,自此风光好。抚掌无极翁,苍天未曾老。
丹霞室
瑞入春风醉紫霞,东华光景剩西华。金墩不似仙墩好,玉镜阎浮次第花。
和夏正夫题陈粹之家藏南阳卧龙图
三分天下羽书驰,龙卧南阳未起时。海内风尘皆羿莽,眼中鱼水是汤伊。
未除汉贼身先死,便绝江流恨不移。晓雾一绡巾帼在,青山千古笑曹丕。
游武夷偶成
棹歌声动幔亭春,风景依然汉与秦。流水三三山六六,古今游尽几多人。
题饶雯峰山水四首 其四
层阴闭六合,万径无行踪。老翁不僵手,一丝繫春风。
静栖岩歌并序
混沌神工劈天斧,凿破鸿濛开太古。凿天碧玉一万仞,玉宇玲珑紫虚府。
绿云绕梁,丹霞绣柱。明月挂檐,清风入户。琪树扶疏瑶草绿,白鹤回翔紫鸾舞。
王乔来游,傅说筑堵。左手抚蓬壶,右手挟天姥。贝阙珠宫等是闲,洞天福地羞与伍。
揭阳有佳人,好事过谢五。邀请罗浮仙,来作静修主。
饥餐紫芝,渴饮玉乳。春阳融融液肝腑,天葩烨烨奇芬吐。
日鍊五色石,万杵玄霜苦。借问尔何为,欲把凿天补。
仙人本是好闲居,却忆苍生思下土。君不见山前妇人哭啾啾,为道淫雨无时休。
闻赵允用北行偶寄
病夫懒读书,只爱华胥境。一榻松风清,北窗清昼永。
合眼见周公,山童惊不醒。君今旅途游,莫恋邯郸枕。
易庵李令誉同学郡庠别二十载见予金牛惊喜交集敬酬元倡
昨夜茅堂里,匡床共语时。君心江月得,吾意岫云知。
欢极杯无算,交深道愈夷。宦情浑欲割,畎亩真吾师。
绿扇
碧云从天来,清风落君手。老龙睡初醒,恍惚无何有。
戏赠明仲弟
看君即欲看明道,无那苍生福未缘。鹤顶渐红朝日表,蝇头初黑退花前。
官闲尽尔还诗债,老去堪谁送酒钱。莫道府中无职事,闭门犹自抱风眠。
读太白诗
太白横西天,万古色不改。至人孕元化,风豪惊百代。
青天骑白龙,傲荡弄云海。太白邀我来,招手六合外。
太白与我言,为我开天在。拾得白日还,迷途杳无碍。
赠容彦昭次陈石斋
传呼走柴门,有客迈行只。衣冠不骇俗,语言多近里。
可是白沙来,乃浑化查滓。白沙霞外客,兄弟遄与处。
伯兄遣君来,此意良何以。肯为庙堂尊,而乃山林取。
何由见汝兄,汝弟见可矣。诗好儿童传,谊高朋旧喜。
我非青囊徒,聊尔嬉云水。凭君具只眼,一照三万里。
挽张方伯
严霜杀碧草,白露晞青苔。美人一去晞复来,秋风白帝孤猿哀。
为君一挂剑,枯树生春华。斗间紫气芒寒斜,隆君万寿天无涯。
一峰来秀
倚天高树遏云流,只见长春不见秋。晓月瞳瞳光四海,无边佳气拥罗浮。
罗伦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205篇诗文
马龙瑞芝堂咏
游福山寺二首 其一
翠玄幽玩
湖山万里歌并引
二月初二日梦 其一
节妇歌并序
五月初二日梦
洪峨閤
游紫霄观
答陈石斋二首 其一
竹溪歌为南雄陈壁先考赋
题饶松坡画四首 其三
题毛英懋春夏秋冬小画
送杨庆陈伟归安庆二首 其二
寄邵武盛太守时望
和答涪守张兼素 其二
初三日梦
太极丸春
七月初九日梦
清风洞次容彦昭
题徐迂斋匡庐秋霁图用前韵
送梅鼎归铅山
十一月一日将至泷滨夕毛氏西园
金牛洞天
三峡回清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 其五 大旒垂玉
和夏宪副止庵赋陈粹之冷庵赤壁图歌
题饶雯峰梅二首 其二
四皓图为饶雯峰题
送何廷秀按察河南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 其六 飞舆横翠
十一月初三夕于杏林 其二
题饶雯峰山水四首 其一
游龙亭
横月亭
古潭为刘礼作赋
赠画史艾方师
游翠玄幽玩二首 其二
静观堂
二月初二日梦 其二
和林缉熙访六一公于西阳宫宫有泷冈阡表 其一
题春夜宴桃李园图赠陈粹之
光霁岩次容彦昭
九曲飞云
寄谢元吉
九月
聚英堂用萧宜冲韵
寄庐陵梁德刚归自楚
十六日梦送安成医士刘敷烈
和缉熙留别
二十一日梦
万花春谷二首 其一
用扬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送马生归南海
挽同年刘显仁
大旒垂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