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扇和岩次容彦昭 其一

扇和岩次容彦昭 其一

明代 罗伦

如何深厚底,藏得一壶春。朔雪不到地,春风长被人。

天陶吾辈老,花好自家新。闻道山灵语,知予乐是真。

诗人罗伦的古诗

湖山万里歌并引

明代 罗伦

光霁湖天月满舷,棹歌声里铁肠仙。棹歌声禋日如年,歌声一透鸿濛坚。

歌停云散山依然,歌韵初传满大千。渭城三叠流空烟,湖山一曲江天连。

颍川老子归田园,桑麻万顷东风妍。蓑衣箬笠犁锄边,芒鞋竹杖风花前。

麻衣草座南阳阡,石头玉板东坡禅。人间官不直一钱,四时青紫西风蝉。

至今薄俗违高贤,梦祥骨鲠知谁怜。我独击节非谀便,粹之潇洒轻肥鲜。

益庵冷暖寒无毡,手持铁杖来扶颠。两公脊硬当皇天,金兰气味同心言。

海天梦落烟霞先,西江忽上番禺船。乾坤疮痍谁当痊,天河莫写中幽悁。

冷庵回首别袂褰,益庵落笔惊龙眠。湖山万里离情牵,湖山万里一幅笺,冥鸿天阔凤孤骞。

九月

明代 罗伦

海天吹雨未曾收,曾上云楼努力休。收敛此心归寂寞,一方明月烂沙头。

卧龙岩次容彦昭

明代 罗伦

夙昔慕至宝,寻此蜿蜒蟠。逶迤到龙门,落手骊珠寒。

掌中见明月,眼底无琅玕。飞潜各有会,与尔隆中看。

和林缉熙书梁德庄云庵壁

明代 罗伦

面面春光送草庐,自堪踪迹混樵渔。即看风絮终无定,却爱閒云得自如。

禹甸有缘凭造物,楚天无梦在仙裾。人间晴雨浑闲事,嬴得花前到小车。

铁鹤亭

明代 罗伦

一笛西风梦不惊,碧天如水大多情。月明依旧南飞去,万里玄云片羽轻。

十一月一日将至泷滨夕毛氏西园

明代 罗伦

太极西皇是我家,碧云长树醉流霞。玉华仙子归来日,笑指东风第一花。

题饶雯峰梅二首 其一

明代 罗伦

万古清香横宇宙,几枝疏影照寒晖。玉堂不识孤山趣,长日无言对紫薇。

寄容彦昭闻兄弟欲异居

明代 罗伦

寻春何必问谁家,春事无端落暮霞。海上东风休自老,容家庭院有荆花。

送萧主事廷珍回南

明代 罗伦

尘逐西风散马蹄,江南归思朔云迷。耳边闻得田夫语,昨夜前村雨一犁。

用扬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送马生归南海

明代 罗伦

玄黄浩无极,沧溟忽枯桑。况乃么么生,浮云度虚苍。

聚散倏忽间,惜此分阴光。方寸渺六合,太极丸阴阳。

气机乘出入,寂感无边方。存亡繫掺舍,泰山远毫芒。

冰渊视临履,安此终然臧。利剑一入腹,欲火肺肝戕。

云子委尘泥,至宝珍秕糠。襟裾衣牛马,四大空昂藏。

包羞含遗臭,焉能复流芳。咨尔媚学子,有欲斯无刚。

及时醒大梦,昼夜驰徬徨。仁宅固云广,义路亦已长。

居由圣所与,旷舍成荒庄。马生南海来,玉质披天章。

脱迹露轩冕,游心声教场。谦受若虚谷,忘悔同牵羊。

颛师学干禄,颜回诚坐忘。毫釐谬千里,先几宜自强。

寒雪立未消,朔风上归航。脊梁尔铁硬,一担挑纲常。

仰视白日旧,万古何当忘。负兹彼绵力,䀌然我心伤。

行迈励无斁,罔念圣作狂。

洗心亭

明代 罗伦

一片灵台百染污,天将明月与君孤。源头活水依然在,洗得汤铭一字无。

题徐迂斋匡庐秋霁图用前韵

明代 罗伦

东南秀色甲天下,无限秋光落酒杯。紫盖黄旗山色见,光风霁月草堂开。

群雄已散浮云梦,此老犹寻白鹿来。欲刬匡庐塞彭蠡,中原万里入平裁。

文乡书舍

明代 罗伦

吾道贞元日,文乡气又春。乾坤三万里,江汉一完人。

山气通云谷,泉声是泗滨。大虚皆我屋,明月可芳邻。

又和同春书台

明代 罗伦

翠锦云山信手栽,光风消息自天来。人间好事传千古,海内长春此一杯。

河汉昭回倾北极,寒泉膏润丽东莱。丹霞百尺虹光动,昨夜奎星落上台。

凤栖丹穴

明代 罗伦

栖栖坐断梧桐枝,云衢文翰光陆离。云阳声动群鸿悲,高岗影落寒山辉。

八月霜飞秋气凄,秋岩雨滴空垂垂。凤兮凤兮今来仪,沧江白发歌明时。

活人堂吟

明代 罗伦

药裹匡床白日贫,敝裘寒拥洞云春。闻君屋外黄金杏,颗颗东风颗颗仁。

寄邵武盛太守时望

明代 罗伦

乱山高下昼冥冥,樵水东头数点青。闻道山间明月上,几回风雨只从星。

七月初九日梦

明代 罗伦

秋风无恙布袍轻,十里西湖格样清。一片铁心听不尽,天津长短杜鹃声。

题竹与萧球

明代 罗伦

玉英台下路,半夜舞青鸾。龙孙眠不得,疏影上阑干。

二月初二日梦 其一

明代 罗伦

次第开花次第花,隔墙何必问谁家。也应无奈春光好,长对东风醉紫霞。

罗伦

罗伦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2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