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钦顺
绝顶风尘万里秋,阅江何处觅高楼。草深欲碍游人上,林茂长容倦鸟休。
近水一湾明似玦,远山三点大如牛。知君感慨题诗罢,满酌金罍坐看鸥。
送熊峰太宰祭告东行
百神随帝扶兴运,殷礼春来次第行。殷帛远将周上宰,衣冠迎拜鲁诸生。
尧陵孔庙瞻依切,汉检秦碑感慨并。风咏也知馀乐地,玉堂青史仰裁成。
柬同里曾氏诸亲 其二
忿来不管珠弹鹊,惑解真成铁化金。物我平观无一事,眼前何限好光阴。
借得公馆养疴
拟借禅林暂托居,偶临公馆更清虚。门前尽日无车马,一味薰风养病躯。
次韵寄荅银台弟
百岁平分业未光,家庭杯酌但循常。孤踪久合依盘谷,清梦时犹绕建章。
江冷鱼龙愁混处,天遥鸿雁忆殊行。何应共暖姜肱被,细讲行藏到夜央。
寿萧鸿胪七十
天上归来二十秋,海中仙屋又添筹。筵开煖应黄钟律,酒进香凝碧玉瓯。
扶老妙方资夜气,传家深意属书楼。司空阀阅浑无忝,耆旧谁当作伴游。
悼内 其三
五十不为天,勤劳嗟未偿。我官已台省,君犹布衣裳。
平生薄自奉,所愿名节芳。相我仅三纪,苟得非所臧。
百年庶无悔,庶几同乐康。俯仰忽不见,此恨何时忘。
过邯郸午饭有蕈
几为膏粱错用心,饥肠吾已惯芝蕈。邯郸梦巧浑难说,七字哦成付赏音。
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试六馆诸生喜而有作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贺竹港建小宗祠联科坊
岭号延罗兆有开,几从营构见多才。祠堂得地灵龟恊,绰楔凌云过鸟猜。
衮衮科名光谱谍,绵绵香火续云来。霜清旦气虹梁举,六伟声高鼓似雷。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二
高台孤起郡城中,表里山川四望通。贤守爱民还好客,等闲那肯著游踪。
古轩为程处士赋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送郭正学太守之辰州
画舫南来日几程,眼前华宠见双旌。宜民岂乏循良政,折狱曾留敬忌名。
溪绕旧封蛮路合,砂登新穴贡函盈。临岐重忆当家事,人境还看竹马迎。
送大司空柴公致仕
相送都门更一程,喜于身退见功成。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
綵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 其四
政通应得万人欢,将父心劳独未还。紫殿香烟朝夕里,澄江明月梦魂间。
岂无鲍叔深知管,会有宣尼巧铸颜。他夕不妨更秉烛,谈锋先斩利名关。
自励 其三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
过卫辉
有斐诗篇且解亡,无名公迹故难荒。风埃不辨泉源处,惟见清流绕郭长。
送黄太宰先生致仕
马船横压大江湄,且对离筵赋别知。且上风云还似昨,古来卿相亦如斯。
青山自是通行路,黄发何妨再起时。家近兰亭春正好,未应高兴减羲之。
悼内 其四
养老非无人,鸾刀手亲把。教子亦有师,辞色无少假。
吾父寿而康,惜尔得年寡。吾儿傥能立,庶以慰泉下。
用韵谢诸父见过赏雪
雪中清赏就蜗居,坐久还闻冻鸟呼。坐率时羞惭饾饤,拜兴常礼荷开除。
老亲饮量浑无敌,诸父诗名总不虚。闻说梅梢春意早,拟于花下更携壶。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闻圣驾已次临清喜而有作
读桂进士兄弟文字喜而赋之
彭郡博先生蒲萄为王斯远冬官题 其二
次应山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次蔡店驿
贞母咏
夜坐偶作
示允迪允恕二弟 其二
送少司徒郑公进尚书致仕还闽分韵得水字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二
学古楼歌
奉呈大人封君
大司寇林见素先生朝见之日余适出京承见示谒武夷精舍宿武夷自寿诗 ...
汪石潭分惠新酒兼侑以诗依韵走谢
送俞少司空赴召
次应城县
送邓正科还南安
用前韵奉寄西阜叔父 其二
游白鹿洞 其三
送尹其信司训之新昌
送郑端典亲家还乡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 其二
送郑司徒致仕还乡
庆曾石壁佥宪八十寿 其二
用前韵奉寄寿官伯父 其一
挽封编修吴公
次鱼山驿
次韵储柴墟少宰除夕感怀病起自慰 其二
次许州
庆刘铁柯司寇八十寿
悼内 其二
次韵答欧阳主素掌教
次汉阳
次韵刘焕吾州守见寄
复过苏州
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 其一
过临颍
送胡司徒致仕
读欧阳碧溪咏雪诸作用韵美之
慎轩为萧蒙绅赋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一
壬戌元宵应制 其四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
送义兴耕隐徐公还乡
送刘文焕宪副提学福建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晴山搜书舍为廖太守赋
悼内 其一
早发高邮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用西阜叔父韵谢守庵叔父招饮
次荥泽
钤山堂为翰读严惟中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