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钦顺
湖气连城雨未收,行边多是打鱼舟。因何换得农官做,添著湖田万顷秋。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 ...
金石交情向白头,一尊今日转绸缪。心同不道江湖远,材劣偏惭雨露优。
綵笔有神看并扫,明珠无价辱分投。秋来更喜多鸿雁,别后书应次第收。
次刘家隔
复渚重湖接汉川,刘家名隔是何年。南来北去寻常事,树杪风帆后或前。
送通政弟赴京
东园花木正芳菲,谁遣行藏与愿违。谁阙未嫌双鬓短,报恩浑觉此身微。
柳萦别绪纷如织,风奖征帆疾似飞。诸老会时应有问,幸容衰朽谢朝衣。
过卫辉
有斐诗篇且解亡,无名公迹故难荒。风埃不辨泉源处,惟见清流绕郭长。
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 其二
此君吾所爱,一见心神融。由来律吕声,出自空洞中。
岁寒凛无恙,叶叶皆清风。
次韵寄荅银台弟
百岁平分业未光,家庭杯酌但循常。孤踪久合依盘谷,清梦时犹绕建章。
江冷鱼龙愁混处,天遥鸿雁忆殊行。何应共暖姜肱被,细讲行藏到夜央。
悼内 其二
春深风已和,入户但凄凄。逝水无复返,德音终不迷。
去年双飞燕,又入梁间栖。我心非金石,能不增惨悽。
送邓正科还南安
已是聪明不反前,那堪鼻孔更成渊。医门晚遇肱三折,官簿真收效十全。
入眼更怜风韵别,论交应觉世情偏。百年种德深深在,诸老留题有钜编。
过邯郸午饭有蕈
几为膏粱错用心,饥肠吾已惯芝蕈。邯郸梦巧浑难说,七字哦成付赏音。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三
伊洛渊源世所宗,高谈性理半雷同。若无上蔡除根力,远隔程门一万重。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一
浑厚文章百世师,丹青香火郡人思。宜阳水石应堪顾,不似潮阳谢上时。
杨文贞公祠成大司成冰玉先生有作次韵 其二
物情天意久差池,殷礼初闻赋孔时。公旦蒸尝侯国领,巫咸勋烈史官知。
衣冠此日方胥庆,陵谷他年莫浪疑。来哲升堂浑不少,合分前席与伊谁。
奉和大人送行韵上呈 其二
奉来庭训日周旋,宦业无成浪有年。爱日自缘心事切,辞官非为里居便。
陶钧妙手宁须我,蝼蚁微忱莫动天。离思更将秋色远,晚江孤雁落霞前。
闻圣驾已次临清喜而有作
江南花木竞春深,塞上风云逼岁阴。爱日倚需长一线,管窥应得见天心。
送茆大卿致仕还溧水 其一
往日湖西道,风霜我最知。才高终作士,发短欲成丝。
优老恩偏重,还山路转夷。不妨琴鹤外,添取送行诗。
北堂永秀为赵元默赋
北堂坐对宜男草,游子行看永秀图。风渚残灯飞梦近,晓丛清露著花无。
香浮寿酒筵初秩,影乱斑衣日未晡。共识王孙家法远,眼前馀庆是贞符。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一
朝朝无事也升堂,退坐寒斋日正长。大学中庸频料理,不知身外有轩裳。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 其三
髯翁疑是地行仙,手把熏炉导我前。溪上路穷琳馆出,屋头山合锦屏连。
古碑有字浑能辨,鸿宝非人可浪传。追省旧游还一笑,苦寒曾讶酒无权。
次汉阳
汉阳城下暂停舟,江树湖云一片秋。千古神功存大别,隔江黄鹤亦高楼。
送大司空柴公致仕
相送都门更一程,喜于身退见功成。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
綵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燕落文光
发京口
喜季弟得子
送薛全卿之淮安
自题半影 其二
次蔡店驿
送李济之赴宁波贰守任
次儿珝祇投赴京作五言古诗一篇送之以致丁宁告戒之意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其二
次栾城
和陈静斋都宪归休志喜之作 其二
柬同里曾氏诸亲 其一
夜坐偶作
过西平
又用韵奉广大人之意 其一
钤山堂为翰读严惟中赋
登西城望广武山
送王司成考绩
确斋为礼舍丰城王克振题 其二
次大荆驿
复过丹阳阻浅久之方脱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二
次许州
次新郑
金陵官舍四首次郭价夫司业韵 其三
次韵平阳方懋学秋夜客怀 其二
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送太宰林公入朝
送尹其信司训之新昌
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二
次庆都
次淇县
送胡伯珩都宪入贺尊号礼成
次保定
过安肃
忆仲弟以六月六日上事 其二
壬戌元宵应制 其四
寿致政大司徒洪洞韩公
送林太宰入朝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四
春晚登凭虚阁次熊峰先生韵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喜邹永章承事来访
发定州 其二
复过镇江
次韵寄二弟并自述 其三
复过苏州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 其三
发龙江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二
庆廖晴山太守八十寿 其一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午日白岩司马招饮于天界寺席上次宁庵宗伯韵
次韵呈守庵叔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