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明代 罗钦顺

门题三凤烁金鸦,天柱东头第一家。官到大卿心更小,齿登中寿德弥嘉。

幽居地远江如带,仙侣筵深枣似瓜。从此耄期无用颂,灵椿原惯阅年华。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分题得含春亭送李惟诚大参之陜西

明代 罗钦顺

终南不改色,清渭仍东流。春花几开落,亭址馀荒丘。

城头北斗低,明月满高楼。金莲无消息,长夜风飕飕。

忆昔贞观初,庙堂多俊游。从容奉清问,高步登瀛洲。

王道何坦荡,致理侔殷周。嗟嗟令狐子,得君无与俦。

云胡延英奏,背汗沾重裘。形迹一以拘,肝胆何由投。

大夫中朝彦,揽辔澄西州。胜迹应遍览,兹亭无久留。

永怀明艮会,夙夕弘嘉猷。休声谅自致,允矣垂千秋。

试六馆诸生喜而有作

明代 罗钦顺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飞楼独立俯重闉,高兴凌云得句新。高气半侵岩岫晓,菜花微漏圃田春。

暂延故老还诹俗,遥望穷檐总切身。分合趋陪惭蹇劣,杳如南北海之滨。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明代 罗钦顺

了却公家事,真成昼锦还。风云清梦断,天地此身闲。

人在羲皇上,恩深季孟间。长筹宁复浼,逸驾未容攀。

远驿通严传,新杉绕故关。海鸥应渐狎,径竹拟重删。

敢告离觞尽,休辞酒量悭。可能分手后,犹得会蓬山。

守拙为丹阳贺环赋

明代 罗钦顺

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菽粟水火下,时时散邻里。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

游心濂溪赋,真可没吾齿。袖手公输傍,无由血吾指。

名途多疾足,利路䍐徐轨。独倚一株看,劳劳竟谁使。

送徐监生亘归临川

明代 罗钦顺

游子促归装,官桥柳乍黄。姓名铨部籍,蒲笋故人觞。

风正双帆驶,天高一剑长。家庭多暇日,旧学好商量。

庆季弟新居落成用仲弟韵

明代 罗钦顺

新构峥嵘与世更,宋朝遗址尚依城。地灵总信人须杰,心远从知梦亦清。

春酒日长花剩发,晓檐风细鹊双鸣。百年事业无穷在,一善何妨取卫荆。

次汉阳

明代 罗钦顺

汉阳城下暂停舟,江树湖云一片秋。千古神功存大别,隔江黄鹤亦高楼。

贺竹港建小宗祠联科坊

明代 罗钦顺

岭号延罗兆有开,几从营构见多才。祠堂得地灵龟恊,绰楔凌云过鸟猜。

衮衮科名光谱谍,绵绵香火续云来。霜清旦气虹梁举,六伟声高鼓似雷。

答欧阳碧溪次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雪月风花引兴同,日来何处倚吟筇。明珠乍捧增新眩,醇酎分沾起宿慵。

考德欲寻耆旧传,论交欣见古人风。厚来薄往君休讶,学未成章力已穷。

用前韵奉寄西阜叔父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仕路崎岖不出高,有心那得为人劳。细签大押干何事,枉费山中万兔毫。

为谢以中题山水扇面

明代 罗钦顺

花柳塞川谷,不知山浅深。茅亭面流水,兰若依乔林。

上有白云飞,迢迢岩壑阴。下有清泉鸣,泠泠钟磬音。

扁舟来何许,渔父遥追寻。握手一长啸,悠然千古心。

此中有真乐,安得投华簪。愿从贤公子,高步阆风岑。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浑厚文章百世师,丹青香火郡人思。宜阳水石应堪顾,不似潮阳谢上时。

次许州

明代 罗钦顺

麦田微绿柿林丹,丰岁从知合境安。闻道德星浑未识,不辞深夜倚阑干。

登西城望广武山

明代 罗钦顺

盖世英雄百战休,黄河依旧绕山流。断垣废垒苍茫外,斜日西风独倚楼。

味梅为无锡钱世节题

明代 罗钦顺

寒风吹开白玉瓣,暖风吹出黄金弹。入羹味美万口知,伊谁得味初花时。

锡山居士腴能槁,前身莫是西湖老。已爱撑檐独树奇,还欣照水斜枝好。

岁岁花开雪满天,美人绰约当琼筵。仙姿共出尘埃表,素质相忘太古前。

此中真味人稀会,花间不惜朝朝醉。刘毅空称一代豪,等閒鹅炙为心累。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箕尾储精泰运开,岩居何意画图来。汉文也解徵奇梦,不道黄头乏相才。

途中忆长儿生朝

明代 罗钦顺

节过重阳候欲迁,桑弧曾忆手亲悬。承家要是身先立,细数今年是立年。

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

明代 罗钦顺

奉明园树九重心,目极南云思不禁。目册尊亲昭盛典,上公衔命惕冲襟。

花迎使节晴川丽,风引香烟晓殿深。登荐礼成归奏早,开筵应出赐来金。

奉呈大人封君

明代 罗钦顺

帘幕风薰酒味柔,野云垂荫晚油油。静观物理都成趣,閒听樵歌或点头。

衣笥远封开孔雀,钓台新水下轻鸥。不才又作经时别,多负当年返哺谋。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