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万杰
栖栖蓟北地,冉冉暮春天。客路偏兹景,相看两悄然。
落花寒食后,倦鸟夕阳边。欲办南归计,惟馀沽酒钱。
寓南安寺逢初度日大开上人为拈香庆赞口占志谢
颠毛种种四旬馀,阅世终悲岁月虚。镜里空花呈起灭,眼前流水悟乘除。
谩誇丁令千年鹤,且趁杨岐三脚驴。博得蒲团香半炷,多君滴水沁芙蕖。
江上落花五首 其二
东风原自妒妖娇,醉压琼枝漫寂寥。乍暖乍寒魂漠漠,疑狂疑怯影摇摇。
情高已逐游人去,梦短那堪过客招。回首江城欲暝色,夕阳何处听吹箫。
雨泊樟树镇
苦雨滞行舟,江村信宿留。市灯明岸际,渔罟倚竿头。
树色迷归梦,滩声响旅愁。回看青湿处,千里暮烟浮。
自画墨菊赠公眉
欹斜高士影,惟悴驿人魄。不受众欣怜,远神先自得。
南岩僧具酒馔邀同公眉及余兄弟辈剧饮
几从快友向山登,忙却招邀好事僧。忙约此身随两屐,解将何物论三乘。
危峰孤磬听来杳,落日炊烟望里凝。取醉不妨觞迭换,眼中剩有酒如渑。
登镇海楼怀古
王粲情何切,陆公去不回。烟光晚翠滴,爽气朝霞开。
鸟向云中过,人疑天上来。寒山与秋色,争锁粤王台。
山居杂诗八首 其五
欲沽村酿饷山樵,短树槎枒暂挂瓢。习懒愈成枯寂僻,经旬不赴野人招。
赠姚茂翼先生
每从挥麈挹元襟,远韵高怀不可寻。出世法因住世得,穷交情以素交深。
微言阐处关天地,静理参时见古今。笑我疏狂尚喜猎,藉君好作顶门针。
幽燕老将歌
曾共嫖姚擒可汗,至今刀暗血犹丹。壮心不逐年华尽,夜夜旄头拂剑看。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一
妾似菡萏花,随波上下生。郎如荷叶珠,荡漾无定情。
春日感作
梅花落尽满荒园,晓看檐前积雨痕。暖气不生枯木叶,春风空到竹篱门。
息心终自依禅侣,避地还须洽隐沦。痛哭太平耕种日,夜来鸡犬静无喧。
夏日有感示学者
褦襶何曾恕老颠,维摩斗室病年年。贪嗔已去痴仍在,情想无多识尚缠。
诗板酒枪新业障,梅妻鹤子旧因缘。空馀一枕齁齁梦,从此思参没眼禅。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其一
燕山落日盼归程,台上千金吊郭卿。自是君王怜骏骨,驽骀何敢滥时名。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三
独坐晴窗晚,閒吟散寂寥。鸟声啼别墅,柳色上新条。
傲骨本难狎,虚名原易摇。风尘甘偃蹇,薄俗任喧嚣。
奉使荆回宿万安僧舍次壁间韵
征衣犹带洞庭沙,阅尽残冬未见家。野寺寒灯独卧处,关心一夜到梅花。
冬日美人蕉与池畔梅花对植偶作二首 其一
怯寒贪睡意迟迟,掩映疏棂影若私。肯与老梅为近侍,呼他名字绿衣儿。
古离别三首 其二
天涯忽已远,日暮心如焚。盼望空阶下,寒山隔彩云。
偕磐湖和尚游赤水岩
携筇选胜到嵚岑,几片云封苔径深。花发寒岩飘异馥,鸟啼空谷逗清音。
忘机自爱青峰远,息影偏宜碧树森。赤水玄珠谁拾得,却教象罔细追寻。
庚戌灯夕即事
小村风土占年华,春入垣墙处处花。箫鼓声寒幽客梦,秋千影静野人家。
林烟淡淡灯馀焰,香雾霏霏月半斜。行乐忘敲山砦柝,醉吟惊醒树头鸦。
生日志感
七尺终何用,空惊此日临。强随人笑语,难慰尊慈心。
拓落半生废,劬劳百感深。秋风殊多恶,向晚倍萧森。
罗万杰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129篇诗文
送友人归闽
山居杂诗八首 其六
东平道中早行
使舟归泊金陵遇旧馆人以便面索书走笔赋赠
采石矶谪仙楼怀古
山居杂诗八首 其七
自坎夏回语石庵磴路崎岖济胜无具即事口占
题公眉画
壬辰除夜 其四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二
赠同学友
白鹤峰谒苏文忠祠
斋中即事二首 其二
金陵留别许班王
壬辰除夜
燕邸漫兴五首 其四
送郑立煌归潮阳
下第南归夜闻杜鹃偶作
斋中即事二首 其一
除夕同明度上人逸老庵守岁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 其一
江上落花五首 其三
和平波道人原韵
拟读曲歌七首 其四
寄答伍铁山先生二首 其一
拟读曲歌七首 其二
戊申除夕示诸道友
惆怅词感旧作
江上落花五首 其一
寄寿孙戒庵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 其二
客中闻林石友讣遥哭以诗
喜王无长至自五羊即席有赠用南岩韵
崎溜下
江上落花五首 其五
燕邸漫兴五首 其一
燕邸漫兴五首 其三
雪霁和雪樵韵
春日郊行四首 其二
署中感事呈吴梅里
春夜不寐步月偶成回文一首
送李葵孺大司农予告归里
初度日奕株禅师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语石庵即事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四
李华嶙以尊公乡贤册见示赋此奉赠
春日郊行四首 其一
公眉兄自闽漳来访予旧有游漳之约因事不果感其远至赋此为赠
壬辰除夜 其三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