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送密秀才吏部驳放后归蜀,应崔大理序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养拙方去諠,深居绝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覈名理,开卷穷精义。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寄侍御从舅
送信安刘少府(自常州参军选授)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书绅诗
数名诗
黄檗馆
送孔江州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送台州崔录事
月夜江行 / 旅次江亭
江城夜泊寄所思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
新秋月夜寄故人
田家即事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304篇诗文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多病戏书,因示长孺
药名诗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离合诗赠张监阁老(一作以离合诗赠秘书监张荐)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之作
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
送安南裴都护
跌伤伏枕,有劝醲酒者暂忘所苦,因有一绝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送上虞丞
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赋得春草
腊日龙沙会绝句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早春南亭即事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净字)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一作刘禹锡诗)
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
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仲秋朝拜昭陵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
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
新安江路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柳字)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惠上人房宴别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病中苦热
桃源篇
相思曲(一作长相思)
晨坐寓兴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顺宗至德大安孝功帝挽歌三首(时充卤簿使)
送浑邓州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送别沅汎
安语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奉和张舍人阁老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以书事通简僚友
暮春闲居示同志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送韦中丞奉使新罗(往字)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