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念奴娇 其三 为白孟新仲调母夫人寿

念奴娇 其三 为白孟新仲调母夫人寿

清代 毛奇龄

囗囗白下,叹何人、不识白家兄弟。长者贤良方就辟,仲学孝廉相继。

有母年高,北堂娱养,萱树长芬斐。及时捧檄,如君孝弟能几。

幸遇八十华辰,称觞远近,各具登堂礼。曾读前朝党锢传,二白齐名杜李。

滂母贤哉,从容告诫,籍籍盈人耳。风流无恙,百年今且伊始。

诗人毛奇龄的古诗

鹧鸪天 其二 过女教场有感

清代 毛奇龄

银甲雕戈小队工。内家宣敕教从戎。山萝覆镞萦金细,野火烧旗闪幔红。

宫月静,阵云空。凤凰山下抱龙弓。珠兜玉靸团营路,小雨寒花何处逢。

双带子 其五

清代 毛奇龄

谁向妆亭亭后别,望中烟雨带帆开。丝回漫水蓝如袄,黛绕横山青似媒。

媒似青山横绕黛,袄如蓝水漫回丝。开帆带雨烟中望,别后亭亭妆向谁。

上西平 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见讯志谢

清代 毛奇龄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

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

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奉召赴都经泰岳遥望有作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夙昔爱天孙,层霄踊双足。俯仰志不遂,高卧沧海曲。

结念周八荒,扶舆久脱辐。垂老始被徵,一憩梁父麓。

崇岩倚重云,白日系匡谷。欲吸沆瀣浆,蹙额惭满腹。

我有鸡斯乘,蹑峤如驾陆。入林招洪崖,望海诮徐福。

折取东峰枝,间与夸父逐。历险理自明,升远象以瞩。

何为盼修途,展转愧寥廓。

少年游 其二 过淮城口占,有序

清代 毛奇龄

马蹄才发,阳平门外,望里是淮安。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十五年前。

曲江高会知何处,秋水晚生烟。惟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

菩萨蛮 其九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清代 毛奇龄

去春三鸟栖来曙。曙来栖鸟三春去。曙塞绝秋千。千秋绝塞曙。

错弹哀抵角。角抵哀弹错。楼倚谢娘秋。秋娘谢倚楼。

山花子 其一

清代 毛奇龄

蝉翅宫绡傅体寒。琵琶掩面夜歌阑。插得钿头新拨子,是红蛮。

隔舍紫姑星会浅。开门乌桕雨啼残。曾卜金钱今始验,拆和单。

南柯子 其三 落花

清代 毛奇龄

粉蕊飘来薄,红英落处稀。一团并作落头泥。却是桃花飞过、李花飞。

残粉留青蒂,零红断碧枝。落花那辨早和迟。空自晓风吹了、晚风吹。

饮马城边曲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城边饮马莫辞遐,将采燕山二月花。日在阵前谁见敌,蓟门关外尽风沙。

予宿桐音宅出所赋慰诗四章妙丽愀怆讽之伤怀因勉酬三诗导情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依徒当时暮,还归未画游。久辞荀里去,仍向孔门投。

霜叶吟东郭,秋星坠北楼。谁怜频把袂,犹揽旧乌裘。

饮马城边曲 其一

清代 毛奇龄

燕台北望蓟城山,饮马城边驱马还。前度锦车休出塞,将军近在草桥关。

金缕曲 寿商枢部

清代 毛奇龄

正小春花暖。绣屏开、碧觞乍举,黄眉初展。玄扈干云太宰后,犹见征南季简。

且载酒、闲听丝管。绿野早成江上宅,况采芝、旧日商山远。

问海水,几回浅。

古来七十原稀罕。更菁葱、满庭玉树,雕盂金版。荀氏八龙齐下食,不羡瑶台琼苑。

是何处、驰归轻幰。大妇流黄中妇锦,最可怜、小妇调笙缓。

榆历历,枣攒攒。

思帝乡 其三

清代 毛奇龄

霓裳。羽衣谱未详。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摘得新 其三

清代 毛奇龄

欲上床。卸头留半妆。残膏衔兽颈,且缝裳。晶环绕指先知冷,偎谁傍。

女冠子 其三

清代 毛奇龄

上清仙梦。桄到十三春洞。玉颜红。月三随王母,花前别宁封。

黄衶潜解佩,赤舄缓弛弓。称名多误听,为呼侬。

乐府补题和词 其二 摸鱼儿·莼

清代 毛奇龄

但秋风、有谁还忆,夏瓜冬菜春韭。儿家住近横塘曲,长在柳姑庙后。

相邀取,借邻女花竿、挑起红丝浏。摘来盈缶。任九月猪毛,百茎雉尾,总贳一壶酒。

品瀜甚、慢说白如琼玖。下将盐豉烹就。钿头钗脚难形似,只顾流匙在口。

还念否。料拾鲙分鲭、未是和羹手。踌躇良久。便羊酪能胜,龙酥堪敌,归去也何有。

踏歌词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网户黏虫翅,帘旌压柳条。整钗时对镜,结襻屡回绦。

漫折井边桃,上有合欢梢。

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

清代 毛奇龄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秦淮老人

清代 毛奇龄

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

小重山 其四

清代 毛奇龄

鳷鹊高翾负日温。春冰融太液、细流春。懒调黄子渍香荪。

羊车近,竹叶满金盆。

十载见承恩。踏青随例出、望春门。却收银钥暗销魂。

梨花落,深殿又黄昏。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18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