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口号 其三

口号 其三

明代 祝允明

蓬头赤脚勘书忙,顶不笼巾腿不裳。日日饮醇聊弄妇,登床步入大槐乡。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一把

明代 祝允明

仙魄迷花不自持,花伤难藉草头医。
争禁一把东阳骨,消得春风日日吹。

忆神妃

明代 祝允明

不见瑶姬八载遥,依稀闻说返丹霄。
灵云秀雨今何在,留与人间做寂寥。

述行言情诗 其九

明代 祝允明

七世美仁里,八叶通德门。五教植本始,百行郁华文。

仁义日可见,金玉作庸言。鸡鸣绳准出,举足宫徵存。

厚趾靡颠丘,长津从冽原。何为末受者,卑垢辱华先。

沧浪池

明代 祝允明

出巷少人烟,林霏四望悬。冷光涵曲径,沉绿漾平涟。

古寺依文殿,高城瞰野田。每经思版筑,忘世更怀贤。

嘲客舍山脚下井

明代 祝允明

脚带浑泥气带腥,几家同汲竞罍瓶。寒泉只在前山里,笑杀居人总不醒。

赠江秀才

明代 祝允明

三日芳兰入座薰,欲将心事为论文。仙囊古玉餐无诀,官市新醅饮便醺。

已羡雄飞难久伏,每嗟同调易离群。茅峰蒋阜无多地,未拟相思咏碧云。

彩云东飞月向西效李绅相公莺莺歌

明代 祝允明

彩云东飞月向西,分光换景双凄凄。
月华再与行云遇,人间有情谁是主。
障红掩绿心色幽,欢情不满哀怨稠。
伤鸾恨鹄如何许,两声嘈嘈向归路。

戏题秉叔燕月之什(二首)

明代 祝允明

无限香云不断霞,凤凰台下谪仙家。
丹山碧水桃千树,不遇刘郎未是花。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一

明代 祝允明

老聃贵知希,庄周识齐物。山渊故应平,精象藏恍惚。

因知在矢溺,居然返冥极。安知临牢豕,终为祝宗絷。

哭子畏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万妄安能灭一真,六如今日已无身。周山既不容神凤,鲁野何须哭死麟。

颜氏道存非谓夭,子云玄在岂称贫。高才剩买红尘妒,身后犹闻乐祸人。

鸡黍词

明代 祝允明

庭中有群鸡,主人赋之黍。鲁鸡偶远立,于此有遗秬。

越鸡气沾沾,欣睨跃拙距。主人轩然笑,尔蠢何足语。

嗟哉胡得丧,可恶尔畜羽。幸祸天所怒,得丧天所与。

主人唯至公,但使丰年屡。

山人献白鹇

明代 祝允明

草啄萍栖瘴海濆,野人携海肯相分。九还丹颗浮苍顶,一缕青霞断白云。

五服也知章有德,百禽应是不同群。县斋相对悠然想,烟水城西日易曛。

家藏李兴宗毛女

明代 祝允明

宝瑟无弦尚自随,秦声那复记当时。山头剥枣分猿吃,云里巢笙唤鹤骑。

见说刘郎驱项籍,空劳徐市觅安期。华阴万树长松叶,却笑君王未得知。

与胡二游海珠

明代 祝允明

人誇本奇境,我恨近城闉。四面尽江海,一拳藏宝珍。

鱼龙游槛砌,舟楫换比邻。野马不能到,却多车盖尘。

次韵表弟蒋烨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

明代 祝允明

高眠不怕唤当关,一月华胥游未还。
意在可兼无可处,身居材与不材间。
琼敷玉藻六七子,金雀雅头十二鬟。
愧有金陵无李白,栖霞即是虎丘山。

县斋早起

明代 祝允明

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未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

有物解将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

失白鹇

明代 祝允明

何处青冥会一冲,短翎应近井庐中。来时想见银塘静,去后休嗟蕙帐空。

自笑无鱼难久馆,谁言有鹄不如笼。归心一夜秋来月,吴水吴山几万重。

送万寿恩住持碛砂

明代 祝允明

东郭名区号碛砂,主持欣得大方家。苾刍不碍旁牵蔓,薝卜能开到处花。

玄鉴杖头酬象马,归宗拳下辨龙蛇。真经古集充三藏,愿假翻寻助五车。

挽都良玉

明代 祝允明

曾为瓜圃平生传,今读东生哭死诗。彫谢不禁前辈叹,风仪长系后人思。

林猿惊上新华表,鸥鸟来衔旧钓丝。轩冕知非公素愿,凤毛方占上林枝。

汎舟登郡西诸山作

明代 祝允明

西岩蔚春气,丹翠绚长霭。结驷出阊门,日华浮羽盖。

晓市凑万响,方言九州会。青翰迅妍洲,遥遥背城迈。

中流箫鼓鸣,连甍夹堤起。莺吟方树底,鸥舞澄沙际。

柳坂少依依,花溆始綷䌨。逶迤度重岭,宛转入蒙荟。

欣遭胜域奏,虑遣俗累解。薄暮风咏归,华月漾玄濑。

鸣笳震水关,登陆且回憩。遨翔吁可乐,来往日月代。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