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吴镇小笔

吴镇小笔

明代 祝允明

树欲化龙先带雨,泉将归海已如涛。直恐化人移幻境,莫誇墨沈与霜毫。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为张孝廉题留犊图送吴邑杨明府

明代 祝允明

东京扇廉耀,风流逮当涂。时子牧淮甸,解犊振清模。

介石似灭顶,千载不数夫。安知后代士,裂肤韫明珠。

邕邕杨夫子,抱琴宰东吴。盂水谓食洁,户儿言恤孤。

虞廷奏箾韶,凤凰翥宸都。谁能献丹青,清风拥前驱。

复愿写县壁,告彼新尹图。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

明代 祝允明

秉策志渥丹,牵丝及班艾。牵宠北阙下,寄命南峤外。

霜履将蹈冰,虚舸循寒濑。越乡惭古节,垂堂慄先戒。

刘公存社稷,雅尚幸终会。一丘沈结膺,三历拟投带。

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昩。

谢汤文守惠地黄煎

明代 祝允明

会将云缕换霜华,一匕玄琼入紫霞。他日天台莫轻住,要携徐甲到流沙。

晚上吴山风雨骤至

明代 祝允明

东望海门门忽开,松风十月滚轻雷。山眉一点云拖黑,知是龙王送雨来。

冒冷行役

明代 祝允明

谁使衰年冒冷行,几般辛劳几般情。重重楼阁深深闭,家隔东南四座城。

怀知诗 其十四 韩尚书贯道

明代 祝允明

司徒岩岩,四海具瞻。孰不敛衽,植偃砻顽。蒙逖以卑,霄丽泥蟠。

讯之招之,令之曰前。旭日垂熙,温诲孔殷。昔我先公,政于晋阳。

知公于童,拔立序庠。范之德行,训之典章。古道世用,启迪游扬。

声诗书画,亦靡不详。曰尔国器,必成用光。公曰于乎,前德不忘。

乃共之食,乃赐之帛。严威俨恪,靖庄允塞。拜赐必諴,餐德必实。

一望弗再,有衔以讫。

幽州岁残

明代 祝允明

冠天袖海舜幽州,风候萧森气朔遒。双阙日移仙仗散,六街尘滚晚衙休。

马周卧旅犹观国,王粲怀乡独赋楼。未得边关擒虎豹,还思江海弄凫鸥。

九悯九首 其五

明代 祝允明

饥亡溺亡十亡五。载降之疫亡亡数。谁生厉阶令帝怒。

令帝怒,半为鬼。厉阶人,安富贵。

再挽子畏

明代 祝允明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来出下也曾期。朱弦并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馀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当时欲印枢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思。

宝应衡君公式授宰番禺在都诸君为燕台春饯之什君至粤出示允明倩为 ...

明代 祝允明

皇都日日敞离筵,夫子分符岭海天。见面谩询为县谱,观诗遥想过溪贤。

陀楼桂雾迷蛮堞,宓室秋涛杂雅弦。我愿君王明万里,岂宜重咏北山篇。

八咏 其一 禁省

明代 祝允明

彤华耀芝盖,初旭浮绛缬。紫殿切五云,螭表双嵽嵲。

千门洞阴阴,天光互明灭。英英凤翼拥,肃肃羽旗列。

仙《韶》忽然奏,鸟兽咸应节。皂囊上玉陛,丹书出金阙。

子昂小景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渔舟何所至,两两镜光中。沿洄溯春涨,更喜天无风。

西台伊公枉和赠篇至于再三重次呈答

明代 祝允明

东野犹居郭外家,闭门高外叹年华。秦人不敢窥干木,楚事休教误屈瑕。

暑气转嫌秋候溽,树阴偏受日光斜。驽骀过辱千金许,惭愧酬知未有涯。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六

明代 祝允明

赤城霞断逗秋晖,阊阖风高不耐衣。极目水天无了际,先生何处朗吟飞。

九悯九首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溪毛圃芽鲜芳殊。吴侬恒食饶嘉蔬。今年大馑百年无。

百年无,柰空肠。龁野草,同牛羊。

赠分司钞关于户部

明代 祝允明

初从分部谒巾冠,便略形骸露肺肝。东有珣琪南有箭,紫为鸑鷟碧为鸾。

关讥尽道能经国,王佐何曾务守官。下对苍生上天子,知公心事浩漫漫。

追和皮陆夏景冲澹偶然作

明代 祝允明

绿漫衡皋带茂林,林亭遥对接疏襟。江涵竹影铺丰席,雨浥梅蒸溽素琴。

槛水生漪浮澹炎,栋云团盖落虚阴。人间最是难消此,未解尘名误道心。

又次登台望虎丘诸山

明代 祝允明

乾坤双眼一空亭,山色能令五马停。鹿苑尚衔吴子艳,虎丘重对白公青。

烟消碧落千峰出,月浸严城万户扃。不但登高能赋事,四郊因省荷锄丁。

又借韵自赋一首用呈诸公

明代 祝允明

才到炎方便忆还,空歌游子剑前颜。空秋阳鸟遵遥渚,短景浮云出故山。

开被放衙星未没,推窗观海日将攀。诸公总是蓝田璧,不弃他山老石顽。

赠张卿

明代 祝允明

诸侯严敌忾,天子极酬功。进秩三阶重,提兵九郡雄。

简飞霜气白,剑绣血膏红。还应一匡策,缄在皂囊中。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