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鸭城怀古

鸭城怀古

明代 莫止

养鸭鸭可驯,养兵兵可强。只有方寸心,多欲难自防。

千年古城己复隍,但见牧竖驱牛羊。姑苏之台近相望。

二十三君在何许,开吴祖德谁继将。玩人玩物皆丧亡,丧亡岂独由禽荒。

呜呼,古今即事感慨长,酒酣日落天苍茫。

诗人莫止的古诗

成化乙未仲冬书事

明代 莫止

病眼经旬只掩书,萧萧梧竹自村墟。忽然惊喜开门出,天子今朝己建储。

次青城翁见寄二首 其一

明代 莫止

潏潏新流漾白沙,溪东遥认隐君家。忽惊庭草生秋思,送尽年光是物华。

弦断古囊琴罢弄,睡酣尘榻笔无花。暑馀倦极何聊赖,净洗砂瓶自煮茶。

九月十三日水部叔邀观菊座上继崇周长史作用唐人韵

明代 莫止

花前九月蜂蝶飞,小春渐近秋意微。金钱合尔篱下贵,白酒待我山中归。

宾当为主莫辞醉,月未到夕先迎晖。竹西崇冈更堪陟,不负两屐黏苔衣。

仁和朱彦明母董氏旌节

明代 莫止

凌云绰楔从平地,五色龙鸾萃雕丽。过客凭车为改容,叹息楣间旌节字。

练裙缟带堂中人,到此知甘几劳悴。总是皇天作鉴明,亦有佳儿相其志。

当时自顾嫌少年,不道今经甲子旋。孱然一身壮门户,泉台有闻当解颜。

清泉为酿玉为脍,鹤发方添境方泰。坐使吴山游女群,一日风声尽沾溉。

晚冬杂兴

明代 莫止

老年犹自爱观书,晤语无俦意有馀。鸟雀近人庭日暖,起扶筇竹步徐徐。

次韵二泉坐月

明代 莫止

清晓林风转,黄昏月满庭。野寒人落落,地湿草青青。

竹几当窗设,烟钟隔水听。此时谁缩地,一上海天亭。

暮春追忆泉翁二首 其一

明代 莫止

知音人去罢弹琴,风外庭花落更深。剥啄不闻人迹绝,瓦炉香冷思愔愔。

次韵寄题俞司谏国昌待曙楼

明代 莫止

棂轩高架绝尘霏,银烛烧残万籁稀。清禁似闻声动钥,明河渐见影承晖。

扪心默感时难际,触事宁禁思欲飞。更倚云梯增悚惕,君王勤政正宵衣。

训泉翁喜晴

明代 莫止

晴光日日照山巾,何物还能萦此身。小阁凝香春自盎,碧潭行影画难真。

林稀落叶风初定,亩剩栖粮岁不贫。笑语平生诸故旧,衰年容有未閒人。

宗镐过予因留待雨用韵

明代 莫止

竹里清风忽报君,雨将来处共看云。吾亭且为须臾坐,案有坡公志喜文。

次韵立之宿华汝瞻胶山新墅

明代 莫止

濠湖幽处水南涯,竹映藤披似浣花。竹主软炊菰米饭,山僧清供乳泉茶。

书毡意煖回春律,铜钵歌长及曙鸦。文会遥怜嗟未与,好风吾亦办轻槎。

过渠南一老亭再用长史韵酬絅庵

明代 莫止

六月池亭飞水烟,风光宜诵也宜弦。閒谈试听皆深趣,佳制争传或半篇。

墙入青山低正好,石添苍藓老逾妍。步趋矍铄颜丹渥,谁信先生八十年。

次韵蒲文玉代梅索句

明代 莫止

山空江冷岁如何,未省幽人不我歌。云掩日华天独远,春连腊底雪偏多。

巡檐敢望掀髯笑,拄杖谁能踏冻过。啼断翠禽情脉脉,暗香时自绕吟窝。

渠南一老亭次韵

明代 莫止

石渠悠悠南有亭,亭中人物少微星。新添十竹皆珠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观物襟怀閒处惬,倚床诗梦午时醒。逍遥此是长年国,天地谁拘迹与形。

歙县许良佐西园其先有南园欧阳公王荆公尝为序记

明代 莫止

略彴斜斜度小溪,路从南畔又回西。年时不种閒花草,世德常看旧品题。

葵茁露丛无践马,桑笼树色正鸣鸡。田庐近接浑成趣,一卷豳风一杖藜。

无菊叹

明代 莫止

去年旱剧今苦霖,佳菊槁烂俱莫禁。佳葹菉莽竞蕃殖,人力弗救天难谌。

维时九日潦未息,出门一望江湖白。悠悠千古徒有怀,坐对空樽日西夕。

昔人墓

明代 莫止

昔人墓作今人墓,今人知与何人作。昔今代谢如暑寒,青山不改常时颜。

白云笑我对青山,何不且作生前欢。

次青城翁见寄二首 其二

明代 莫止

人间何处无尘沙,老来似嫌犹有家。碧潭龙去波自静,山石苔生肤亦华。

暑困倩谁歌白雪,篱荒那复望黄花。烟销土锉日过午,一勺清泉堪当茶。

次韵静观野兴

明代 莫止

老年滋味淡为嘉,一读君诗信作家。一坞风高闻落子,菊篱秋晚爱馀花。

罾喧定得鱼盈尺,碓熟宁愁饭有沙。更喜惠山泉在望,水符分到便堪茶。

次韵吴晋卿游金山

明代 莫止

海门蹙处江涛重,金鳌浮出何穹窿。驾天长桥倩谁作,倒影先入楼船中。

天光上下夹明镜,漫托焦山作邻并。半空楼观起玲珑,达士胸襟俨相映。

碣石砥柱远莫参,气势横绝江之南。中泠况复彻肝肺,品味岂数南阳潭。

江风山月世鲜好,不是飞仙不能到。妙高台上一招手,挽却行云回鸟道。

两仪始判浊与清,留此突兀知何情。颓波一障亘万古,娲皇愚公休结盟。

谪仙少陵欠题句,却有坡翁能表著。明将濯足上蓬莱,不许龙宫吐烟雾。

莫止

莫止

莫止,字如山,号南沙,无锡人,秀才。有《石巢存稿》,《南沙集》。► 6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