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雨叹

冬雨叹

明代 倪岳

近山茫茫远山黑,万里乾坤同一色。窗前乱脚雨如麻,窗里孤踪泪成血。

岁云暮矣三日雪,冰凝初晴地犹裂。不堪两日雨经宵,一点一声心寸折。

新坟已筑高嵯峨,旧坟犹作荒坡陀。长镵欲出泥没胫,对此踟蹰将奈何。

青松初长三尺过,买栽远自南山阿。一时委积不复数,厨奴失喜炊薪多。

年来苦恨穷愁续,把卷茕然不能读。寒灯冷雨愁转长,忍听东邻夜深哭。

晓起邻翁来致辞,丈人虽苦何足知。谁家葬母水盈坎,腊月庚申从

诗人倪岳的古诗

寄阜弟

明代 倪岳

惆怅鸰原话别难,河西风雨晓犹寒。扁舟欲发仍留缆,疋马将行屡据鞍。

客邸有怀惟梦远,征途无恙且心宽。平生家学君须记,祇把清忠守一官。

哭内八首 其八

明代 倪岳

恨压双眉百感增,生平偕老竟无凭。图书空对春风笔,帘幕深愁夜雨灯。

落落金瓶沉翠绠,泠泠瑶瑟断朱绳。嗟予命蹇怜君薄,永诀心知两不胜。

和鸣治别后有怀韵

明代 倪岳

春山窈窕带春城,公暇追游逐伴行。幽壑雨晴泉响近,隔林风细鸟飞轻。

经过不尽山中寺,归去空题石上名。独羡谢家芳草句,锵然犹自向人鸣。

新春感事

明代 倪岳

烽火边城鼓角悲,黄沙漠漠北风吹。关山远隔云中戍,车马新屯灞上师。

贾谊有才思报国,杜陵多病尚忧时。侍臣谁有如椽笔,拟撰燕然第二碑。

四时猫四首 其三

明代 倪岳

步出花阴野雀高,惊心短翼免相遭。主人莫更穿鱼待,田叟迎猫已自劳。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行龙迤逦下红门,胜槩真称地势坤。白日尘沙行处少,紫垣星斗望中尊。

千年古木疑无路,百里平畴别有村。西接太行东到海,群峰罗列万牛奔。

和傅体斋李西涯二年兄屏风灯诗韵兼致谢意 其二

明代 倪岳

云锦分张自一机,座中人讶眼中稀。风前仙侣开珠幌,月里孀娥按羽衣。

画比白缣元异品,诗于金雀可同归。开缄急为燃藜读,从此蓬门烂有辉。

贺陈师召得孙二首次联句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可是居官长子孙,相逢一笑对琴樽。新题不厌长题壁,熟客何妨屡过门。

岂待一占知跨灶,更期三索遇为阍。人生乐事无过此,细向君家醉里论。

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藉田用程学士韵一首怀不能已复缀 ...

明代 倪岳

南郊晴旭晃銮仪,天路无尘进辇迟。京兆青箱依耒耜,教坊花鼓应旌旗。

明禋早致先农享,粒食仍歌后稷诗。圣主重民亲稼穑,此生何幸际昌期。

显灵陈真人邀赏静观亭芍药至则仅馀白者三数朵殊觉败兴乃诿之昨来 ...

明代 倪岳

琳宫亭馆曲阑东,零落全惊昨夜风。零士最宜珠树白,谪仙难觅锦袍红。

依稀玉局悬孤黍,缥缈霓裳堕半空。旧日芜城尤寂寞,翻阶春色有无中。

四时猫四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养得狸奴解策勋,可怜小雀已离群。生平威力才如此,莫遣君家鼠辈闻。

题岳蒙泉葡萄画 其二

明代 倪岳

远道归来把一麾,转头零落又成悲。旧家只有葡萄在,从此无劳说荔支。

纪事 其一

明代 倪岳

一自开残上苑花,十年春色老京华。临风滴尽伤心泪,悔杀从前愿有家。

甲寅正月四日受誓戒恭陪庙祀和李学士西涯韵

明代 倪岳

春祠将事庙街东,郊戒先闻出帝宫。大礼叠行当此日,群工一德对休风。

仍于尊俎停酬酢,应向天人见感通。试看城南新雪尽,无尘辇道往来中。

寄和屠元勋都宪巡边再用韵之作 其一

明代 倪岳

建节风霜地,惊心塞草秋。弓刀深警戍,鼓角远鸣楼。

诗为筹边得,名因制敌留。长城今有托,高爵会须酬。

京师十景图诗 其五 玉泉垂虹

明代 倪岳

曾探山罅汲深清,一曲泉流玉色明。偃蹇虹霓云外影,琤琮环佩月中声。

飞空疑欲成朝雨,漾日从教报晚晴。东接天潢知不远,万年长绕凤凰城。

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 其二

明代 倪岳

独把行踪混草莱,年年图得见花开。高山流水从调弄,明月清风共往来。

一个长松三径菊,几竿修竹半窗梅。寻幽只合诗人到,爱听清吟对酒杯。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一

明代 倪岳

暑雨发新霁,征车在都门。之子别我去,行逐燕然云。

晚泊天津望海有作

明代 倪岳

船窗南望路漫漫,一曲沧洲俯碧湍。水国云深帆影断,海门天阔雁声寒。

离忧未信江湖远,醉眼全惊岛屿宽。回首帝京三百里,不胜清梦绕长安。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二 海子

明代 倪岳

积水千年在,寒潭一镜开。楼台渺烟雾,何处近蓬莱。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