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亥元宵前三日宿院中分得金字

丁亥元宵前三日宿院中分得金字

明代 倪岳

四海升平逢令节,百寮休暇荷纶音。画桥游客看行马,玉署閒官笑盍簪。

花满楼台春簇簇,月明灯火夜沉沉。不眠更尽今宵话,共惜流光抵万金。

诗人倪岳的古诗

题衍圣公东庄卷

明代 倪岳

郡城西接泮池头,别墅新成望野楼。登罢有山还小鲁,迁馀无地可存周。

窗迎晓日人初起,座拥春风客自留。不独课农知稼穑,浴沂归咏亦优游。

谢饯行诸门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叨典南铨荷帝宣,一帆初上潞河船。一惊远道三千里,却忆高科十五年。

云路蜚腾元济济,天涯离合正悬悬。青尊绿酒城东馆,无限深情对别筵。

学士四荣为丘先生仲深赋 其三 奉天侍宴

明代 倪岳

九重春宴拥蓬山,恩露亲沾玉殿间。天近南郊方对越,地临北极重跻攀。

三传载荷君王命,四品俱随学士班。为庆清时居禁密,早瞻喜色动天颜。

途中复见新月有感

明代 倪岳

堤柳经霜叶半凋,客途风景夜萧条。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

玉宇高寒心岂远,金陵佳丽梦还遥。推篷见月增离思,可信深闺共此宵。

四时猫四首 其三

明代 倪岳

步出花阴野雀高,惊心短翼免相遭。主人莫更穿鱼待,田叟迎猫已自劳。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五 饮马池

明代 倪岳

汲水足饮马,索钱还济贫。可怜一掬地,于物复于人。

廷试执事和马司马吴状元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龙驭临轩紫殿高,鹓行汇进总英髦。玉音飞坠先承宠,丹悃敷陈肯惮劳。

映日瑞云方似绮,济时甘雨定如膏。遭逢共仰今尧舜,报塞宁忘后禹皋。

送周德源南还兼柬沈仲律 其一

明代 倪岳

相看未久还相别,把袂临岐不可留。正是骊驹惊客思,更禁燕子说乡愁。

云开潞水青冥杳,雨过钟山紫翠浮。到处定应逢沈约,春城无事好同游。

送程熙同知汀州

明代 倪岳

拜命荣看佐一州,平沙南去路悠悠。蛮烟晓入鄞江合,瘴雨晴分赣水流。

五马秩崇新贰守,专城任重古诸侯。郡斋正对双清阁,雪月霜风谩倡酬。

次宾之韵贺迁新居

明代 倪岳

绿槐庭院昼渠渠,总谓新堂胜旧庐。素壁初留王宰画,华签久贮邺侯书。

古人一室有真乐,老我三年无定居。苦欲从君仍惮远,夕阳门巷早将车。

岁暮失子应麟孤闷中和时敷妹丈除夕韵以自慰云 其二

明代 倪岳

愁怀聊藉酒驱除,潦倒翻成一笑娱。正惜年光蛇赴壑,渐看春思燕将雏。

山中猿鹤非无意,梦里熊罴会有符。自恨一身遭两误,聪明何必胜愚夫。

奚元启复中乙榜诗以慰之 其一

明代 倪岳

镜里流年四十过,独怜犹自困儒科。功名有分嗟涂漆,岁月无情感逝波。

天上风云初志在,眼中朱紫故人多。临岐莫苦伤怀抱,梁灏名成鬓已皤。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

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三月十二日肇开经筵岳以翰林旧僚叨侍讲读荐蒙天赉感而有作 其二

明代 倪岳

载瞻经幄侍文华,天语亲聆宠数加。天锡大官当禁闼,恩颁内帑到儒家。

逢时有幸应知感,稽古无功讵足誇。誓竭涓埃裨海岳,祗今文运正亨嘉。

承西涯阁老以铜雀砚见惠且谓验其真赝舟中试笔知为故物无疑乃用前 ...

明代 倪岳

铜雀台高倚邺城,欲从歌舞乐馀生。侵吴兵老终先破,禅汉谋深卒未行。

物古人怜陈迹在,基危天遣霸图倾。千年瓦砾漳河底,太息空劳用力成。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八

明代 倪岳

归来一杯酒,聊慰九泉下。秋深有良贾,拟报连城价。

宿昌平刘谏议新祠

明代 倪岳

下马来寻谏议祠,一龛初自学东移。英风合并乾坤久,义举宜令远近知。

兴废有因怜旧事,往来无补费新诗。临风再诵匡时策,古道何人继色丝。

晚泊东光县

明代 倪岳

斜日阴阴起暮笳,船头画鼓不停挝。县门东去刚三里,正及郎官放晚衙。

甲寅正月四日受誓戒恭陪庙祀和李学士西涯韵

明代 倪岳

春祠将事庙街东,郊戒先闻出帝宫。大礼叠行当此日,群工一德对休风。

仍于尊俎停酬酢,应向天人见感通。试看城南新雪尽,无尘辇道往来中。

得杨氏妹书问讯亡妻计发书时没已四日矣感之复成二律 其二

明代 倪岳

可从王母簉仙班,寂寂深闺尽日闲。祷疾每怀瞻北斗,祈年长记祝南山。

志酬终养应无愧,心慰全归竟不还。欲候佩声明月里,争知天上与人间。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